背景技術: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多,大量未經有效處理的污水排放使我國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目前我國城市水環境污染主要體現在河道、湖泊水體黑臭或富營養,而治理技術大多采用截污、駁岸、清淤等工程手段,由于城市河湖面源污染和內源污染的存在,工程手段不可能徹底解決城市水環境黑臭或富營養問題,特別是富營養問題。生物修復和生態恢復是近幾年興起的城市水環境治理方法,實踐證明,生物修復和生態恢復是城市河道、湖泊治理的有效方法和必要手段。城市水環境生物修復和生態恢復主要采用植物修復、生物操縱技術、人工濕地、氧化塘技術、人工礫石接觸氧化等技術和手段,其根本在于恢復河道湖泊潔凈好氧生態系統,提高其自凈能力。而我國目前大部分城市河(湖)護岸主要考慮其蓄洪、排洪泄洪功能,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或混凝土砌塊襯砌,護坡堅固,阻隔了水土的生態聯系,造成河岸光禿,水生植物無法生長;河岸帶無多孔結構,微型動物、魚類、昆蟲等無法棲息繁衍;混凝土護岸在日光直接照射下,表面溫度比實際氣溫高,特別是斜坡護岸使河道兩邊水層薄,加劇水溫升高,有利于藻類的生長繁殖,容易發生“水華”;且混凝土護岸色彩單調、結構單一、景觀效果差。以上原因造成城市河(湖)生物多樣性差、自凈能力降低、生態系統脆弱、一旦少量污水排入,即可能造成河湖水體富營養甚至黑臭。雖然有人對混凝土護岸進行了部分改進,但混凝土介質無大的孔道,不利于鳥類和魚類棲息繁衍;仍然不能滿足河湖生態恢復的需要。再者,對于已建成的混凝土護坡,如果改成生態混凝土護坡,必須將原來的護坡全部敲碎、清掉,施工難度大,費用高,不利于生態護坡改造技術的推廣。
產品特點:
具有優異的吸氮聚磷功能,能將水體中的N、P等營養鹽富集于植物根區供其吸收;
具有良好的促生功能,促進微生物附著和生長,提高對污染物分解能力;
不間斷滲出植物生長必須的微量元素,促進植物生長;
產品空隙度高達30%以上,表面粗慥,便于微生物和微型動物吸附。
獨特的中空式結構,形成河道兩岸水體流態多樣性,為河道微型動物和高等動物提供棲息地,也為魚類提供產卵魚巢。
方便建立強化型河道生態系統,在介質區內布置集水管道系統,配合河道推流即可形成具有較強水質凈化功能的強化型河道生態系統。
工作原理:
生態多孔介質由具有特殊吸氮聚磷功能的陶粒材料,通過混凝土粘結工藝,壓制而成;也可以直接用粘土燒結而成。陶粒或生態多孔介質材料由土壤燒結制成,通過調節燒結材料中硅鋁比、控制燒結條件,使其具有一定的陽離子交換度和吸N聚P功能,材料中添加植物生長必須微量元素和促生材料,能促進微生物掛膜和植物生長。生態多孔介質設有1條或多條孔道,空隙率一般達30%以上,孔道之間相互交錯相通,因而易于在表面形成微生物膜,其中的各類孔隙為各種原生動物、后生動物、浮游動物以及高等動物提供棲息,在系統中形成復雜的生態系統,進一步去除水體中有機污染物和藻類,也推遲或避免了介質堵塞。
使用方法
生態多孔介質可直接應用于混凝土護坡的改造,通過網格將其固定在現有的混凝土護坡上,其上種植水生植物,使之成為生態護岸,根據河道湖泊自然形態和景觀需要布置成不同形狀。多孔介質組成的生態護岸具有吸N、聚P、促生能力,能有效地富集N、P等營養鹽,促進微生物附著和微型動物生長繁殖,有利于水生植物生長和水質凈化;多孔介質孔道及介質之間的空隙同時也是魚類、昆蟲、鳥類等覓食、繁衍的好場所;多孔介質造成的不同水體流態環境如靜水區、紊流區等,有利于增加水體溶氧量和水生生物的生長。生態護岸各種生物共同生長的同時,微生物、微型動物、水生植物、高等動物等各種生物之間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作用共同組成復合型河岸生態系統和食物鏈,有機污染物和N、P營養鹽既通過沉淀、過濾、吸附、吸收、分解等過程被除去,也可通過食物鏈由有機碎屑向微生物、微型動物、高等動物-魚類轉移,更可通過水生植物對營養鹽進行吸收,大大提高河湖自然凈化能力。
多孔介質主要作為河道自流式復合生態濾床、浮島式復合生態濾床、step-pool等工藝的過濾材料,利用其優異的N、P富集特性,將N、P等營養鹽富集在植物根系附,為植物根系所吸收利用,達到凈化水體的目的。使用簡單,在復合生態濾床外部框架構建完畢后,填入稍微固定即可。
復合生態砌塊主要作為河道生態護岸使用,砌塊與砌塊間可用水泥砂漿粘結,砌成各種人工濕地、各類復合生態護岸基礎以及造型各異的植物島等。【任生-13710293610】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