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云南省曲靖市政府獲悉,云南省曲靖市兩個月前發生的鉻渣非法傾倒致污事件,因鉻渣廢料傾倒點距離當地群眾飲用自來水水源地很遠,未對群眾飲用水安全造成影響,也尚未發現鉻渣污染造成人員傷亡。對南盤江的影響,據環保部門的監測,至今未發現六價鉻超標。
曲靖市麒麟區環境監察大隊副隊長尹正武是第一個接到群眾舉報并處理現場的人。他告訴記者,6月12日,環保局接報有山羊因飲水后中毒死亡,現場勘查后發現系山羊喝了劇毒工業廢料鉻渣下的積水造成,當日麒麟區展開排查行動,并發現多處鉻渣廢料傾倒點。
后經各級各有關部門人員進行全面調查核實,丟放在麒麟區的劇毒工業廢料鉻渣來自位于曲靖市陸良縣的化工實業有限公司,系兩位承運人私自非法傾倒,現已被公安機關逮捕。
曲靖市政府13日晚間向新華社記者通報,鉻渣污染事件發生后,曲靖市、麒麟區、陸良縣立即組織人員進行了處置。及時對傾倒在麒麟區的劇毒工業廢料鉻渣進行了現場清理,到6月17日,現場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共清理鉻渣及受污染的泥土9130噸,全部運回了陸良化工實業公司的專門堆放點。對受污染的三寶鎮張家營村委會皂角樹村黑煤溝的一處100立方米左右的積水潭積水,也全部抽運到該公司進行了處理。
據介紹,其中,位于越州鎮的避險水庫叉沖水庫也受到污染,因叉沖水庫緊鄰該鎮的備用飲用水水庫、灌溉用水水庫黃泥堡,為防止叉沖水庫受污染的水滲透至黃泥堡,有關部門及時在黃泥堡水庫入口前方建了一座攔水壩,把近3000立方米受污染水攔蓄了起來。對叉沖水庫當時蓄積的約4萬立方米水和攔蓄下來的近3000立方米水,由市環保局組織專業人員進行了還原、解毒處理,水質達到安全排放標準后排放。
據一位參與污染事件調查的工作人員透露,設計庫容30萬立方米的叉沖水庫因為干旱,今年僅儲水3至4萬立方米,其經過還原、解毒處理后的水排放至南盤江。通俗地說,即用焦亞硫酸鈉將叉沖水庫的六價鉻還原為三價鉻,毒性降低100倍左右。
南盤江為珠江正源,發源于曲靖市沾益縣馬雄山東麓,流經曲靖多個縣份,匯入黃泥河,經珠江三角洲,于廣州附近注入南海。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