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水樓發明人陳先土專家等工程技術人員在4000年前“伯益作井”的基礎上,經過近二十年研究實踐,創造性地發明了凈水樓供水工程(自來水工程、給水工程。凈水樓供水工程主要應用了多項發明專利核心技術,設計規模從幾千噸到幾萬噸不等,現已具備日產20萬噸設計施工條件;浙江凈水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推出的凈水樓系統,其與傳統自來水凈化工藝比較,具有投資省和運行成本低、不占農田不占地(均布置在河岸邊)的優勢,為供水企業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05、06年分別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授予“金獎”和“特別金獎”等榮譽,現已成為樣板工程在全國推廣。
凈水樓水質優良
凈水樓供水機理是河床砂卵石層及表面的泥膜層本身起到過濾作用、吸附作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達到去除水中的懸浮物質、降低水的濁度、色度、除菌的效果。其中懸浮物質幾乎可以被完全去除,并有較好的除菌效果,水中NO3-,COD,BOD,TOC去除率達75%以上,滲透水常量化學組分Na+,Cl-濃度明顯降低。凈水樓技術是誘使地表水轉化為潛水,在含水層中起到過濾、氧化、吸附、降解、擴散、傳遞及靜電等物理、生物和化學作用,其水質清澈、無菌、無異味、無懸浮物等雜質,又由于水巖的相互作用,在水中增加一定礦化度,水質得到大幅提高,達到或優于現行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
凈水樓水量穩定
首先,凈水樓一級供水工程構筑物布置在沿河兩岸的第四系含水層中,補給面涉及整條河流地表水,截水面涉及到河床的地表、地下整個斷面。在凈水樓兩側各設計一條“一種穩定水量的矩形滲渠”(見附圖⑤),其進水部位設置上萬只“進水不進砂”穩定水量的矩形喇叭口等專利技術(見附圖④)。凈水樓兩側的清水池外各設計的矩形滲渠中可設置喇叭口12000只,按單只喇叭口出水量為20立方米/日計算,左右兩條滲渠可產自來水24萬立方米/日,猶如兩條地下河(見附圖⑤)。當凈水樓的泵機組開始輸水時,“地下河”水源源不斷流入清水池,停泵時,“地下河”水也就靜止流動,如此往復,形成了凈水樓一級供水的供需平衡。
其次,凈水樓的泵機組中設計有反沖洗裝置,當凈水樓下游的附近建有攔水壩或河流改道,有礙自然沖刷濾膜中懸浮物質而影響濾膜更新的地段,可定期啟用反沖洗裝置,每年一到兩次。沖洗時間一般在用水低谷,這時可分流部分水進行倒灌反沖洗,每次約一小時,可恢復濾膜層的功能。
最后,采用常規人工表面沖洗法,備一條小船、一臺3.8千瓦的汽油泵安裝在船上,采用高壓水槍沿含水層表面沖洗一遍,一般每萬噸水規模工作約一小時即可完成。
凈水樓節能降耗
凈水樓技術工藝充分地利用了河床過濾層作為天然凈水器,無需混凝、沉淀等常規地面凈水處理。與常規地面凈水工藝比較,每供萬噸水節電1000度,由于無需任何凈水劑,水廠的運行、設備管理成本也大幅下降,按日供萬噸計算為例,年可節約800萬元,見附表(1)。
凈水樓節約投資
凈水樓供水工程均布置在江河岸邊,因此不占農田不占地,與常規地面凈水工藝比較,一座日產5萬噸水廠可減少征地50余畝,項目建設投資僅占常規地面凈水廠的70%,見附表(2)。
凈水樓理論與實踐
“凈水樓”自來水工程、供水工程等技術在浙江凈水樓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的大力推廣和發展下,得到了政府和用戶的廣泛認可。
景德鎮焦化集團工業園區的凈水樓和萬載縣供水公司的凈水樓,先后通過了江西省城鎮供水協會科學技術工作委員會和浙江省科學技術委員會的論證和成果鑒定,一致認為,在取得河流水文地質資料、具備河床含水層及豐富地表水補給,水量、水質通過試驗,水質符合要求的河流或地段,可優先考慮采用凈水樓供水工程。正確設計、施工的凈水樓可以達到節省投資,水量穩定、水質優良,降低生產運行費用較為顯著的技術經濟效果,具有實用推廣價值。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