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今日焦點 » 正文

多家環保組織呼吁海洋局明確渤海溢油賠付方案

發布時間:2011年8月3日 來源:《檢察日報》

....

 

7月29日,新華社發布圖表顯示,由康菲公司作業管理的油田仍有溢油出現。


  8月1日,多家環保組織再次發出公開信,呼吁國家海洋局主動并及時公開渤海溢油事故已查明的事實、調查進展,并盡快明確相關賠付方案,環保組織“不排除在近期率先提起公益訴訟”。這一消息來自于《北京晨報》。


  就在7月中旬,民間環保組織達爾問自然求知社發起“中海油生態行”活動,赴山東長島溢油事故現場實地考察,目的是為了“客觀公正地把考察到的事實及時向社會匯報”,也為了“得到更多的證據支持”。據悉,達爾問、自然之友等11家民間環保組織正準備向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下稱“中海油”)和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下稱“康菲中國”)提起一場主張生態賠償的公益訴訟。此前,這11家民間環保組織已與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海軍達成初步意向,準備適時向青島海事法院起訴。


  自然之友公眾參與議題負責人常成接受采訪時表示,這場生態索賠訴訟將面臨諸多現實挑戰:國家海洋局能不能有效提起生態索賠并及時公開信息?損害范圍如何確定?如果國家海洋局不作為而由民間組織提起訴訟,起訴成本、敗訴風險該如何承擔?


  “我們是代表民眾起訴”


  “我們這次是代表所有受到渤海漏油事故非直接影響的民眾提起訴訟,向中海油和康菲中國主張生態索賠。”常成向記者表示,因為溢油事故對環境的污染并不是一時的,而是將通過生態食物鏈長久影響到大范圍內不特定的多數人。


  此前的6月4日,國家海洋局北海分局接到負責油田生產作業管理的康菲中國公司的報告,稱蓬萊19B3油田B平臺東北方向的海面發現不明來源的少量油膜帶。而接下去整整半個多月,油污仍在擴散,事故調查也在進行,但真相卻一直沒有通過任何渠道向社會公開。


  直到6月21日,一條“渤海油田有兩個油井發生漏油事故已經兩天了,希望能控制,不要污染”的微博引起了媒體和公眾的關注,溢油事實才浮出水面。


  7月5日,國家海洋局召開發布會向社會通報調查結果,油田周邊海域有840平方公里海水水質由一類變為劣四類。同時表示,漏油事故應該由作業者康菲中國承擔所有責任,最高可對其罰款20萬元,至于中海油的責任,要根據其與康菲中國簽訂的合同來界定。據悉,中海油在蓬萊19B3油田占有51%的股份。按照國際通用慣例,產權方比作業方要承擔更大的責任。


  在常成看來,20萬元的罰款額微不足道。840平方公里的海域污染已是十分嚴重的漏油事故,與20萬元罰款對比,違法成本和違法后果顯得無足輕重。


  達爾問、自然之友等11家民間環保組織經過討論一致認為,漏油事故賠償的不應當只是眼前的直接損失,還要包括生態平衡的恢復等。“有的影響甚至在幾年后才可以看出,20萬元顯然過低。”達爾問自然求知社工作人員邵文杰說。


  7月中旬,11家民間環保組織前往漏油現場考察。他們發現海面上漂浮著油污,岸邊的海虹(又名貽貝,一種海產品)被油污粘在一起,不過并沒有看見大面積的漏油。當地的漁民告訴他們,現在的風向和洋流都是往西偏北的,關于油的去向,很可能順著風和洋流飄向河北和遼寧海岸一帶。隨后,他們在河北樂亭驗證了這個結果。當地水產局的一位工程師說,樂亭的水產損失早已顯現,貝類大量死亡且生長過于緩慢。據評估,水產損失已經超過3億元。


  然而,截至發稿,尚沒有一個自然人提出索賠要求。樂亭縣水產養殖協會會長楊基珍對媒體表示,由于經費有限,且缺乏權威部門的幫助,養殖戶向中海油和康菲公司索賠并不容易,目前還未進入正式的法律程序。


  更希望國家海洋局出面


  事實上,在關于索賠的最初設想中,11家民間環保組織并不是訴訟主體。


  “關于公益訴訟,我們更希望國家海洋局能代表公眾向中海油和康菲中國提出生態索賠,畢竟國家海洋局在法律上作為訴訟主體更符合規定,也更有能力作為原告。但在我們看來,國家海洋局不作為。所以只能由我們聯合一些環保組織直接委托律師提起公益訴訟。”常成說。


  達爾問自然求知社水學院負責人張祥也表示:“我們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和國家海洋局等海洋監管部門交涉,由他們出面提起生態索賠,這對于落實這件事更有把握。”


  這在法律層面上是公益訴訟原告誰最適格的問題。


  適格,是指對于特定的訴訟可以以自己的名義成為當事人的資格。


  目前,我國國家層面的專門性海洋生態賠償規范還沒有出臺,上述兩位民間環保組織負責人希望國家海洋局出面,依據的是《海洋環境保護法》第九十條第二款的規定:“對破壞海洋生態、海洋水產資源、海洋保護區,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的,由依照本法規定行使海洋環境監督管理權的部門代表國家對責任者提出損害賠償要求。”


  由于公益訴訟制度在我國并沒有形成,如果由民間組織直接出面提起環境公益訴訟,起訴不被法院受理的可能性很大。例如2005年12月,中石化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爆炸導致松花江污染事故發生后,北京大學法學院三位教授及其研究生曾以自己和鱘鰉魚、松花江、太陽島三種自然物為共同原告,向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提起了要求污染企業賠償100億元,用于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和生態平衡恢復的訴訟請求,但黑龍江省高院拒絕受理此案。


  國家海洋局出面,不僅在法律上適格,它還更有能力負擔一般民間組織或個人難以承受的訴訟費用以及敗訴帶來的風險。“由于環境公益訴訟涉案標的大,一旦敗訴,一般組織或個人沒有能力承擔。”代理公益訴訟案件多年的北京中資律師事務所律師夏軍說,“由國家海洋局牽頭,民間環保組織做些支持性工作是最合適的。”


  “環境公共利益關系到所有個人、組織和單位的生存發展與切身利益,從法理上講,自然人、法人、政府組織、非政府組織在認為有人或單位違法侵犯環境公共利益時,都有權提起公益訴訟。”武漢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會長蔡守秋表示。


  但在規定層面上,環境公益組織可以提起環境公訴的規定僅僅見于一些地方的規范性文件。比如《貴陽市促進生態文明建設條例》規定,檢察機關、環境保護管理機構、環保公益組織為了環境公共利益,可以依照法律對污染環境、破壞資源的行為提起訴訟,要求有關責任主體承擔停止侵害、排除妨礙、消除危險、恢復原狀等責任。檢察機關、環保公益組織為了環境公共利益,可以依照法律對涉及環境資源的具體行政行為和行政不作為提起訴訟,要求有關行政機關履行有利于保護環境、防止污染的行政管理職責。“它的效力只及于當地,不過它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為誰可以提起環境公益訴訟提供了經驗。”蔡守秋說。

2頁 當前為第 1[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坝县| 黄浦区| 昌乐县| 临西县| 洛隆县| 麦盖提县| 黄龙县| 苗栗县| 玉田县| 灵宝市| 太仓市| 专栏| 共和县| 曲松县| 酉阳| 盐源县| 西华县| 岐山县| 农安县| 双鸭山市| 文水县| 舒兰市| 积石山| 蓬莱市| 江西省| 惠东县| 揭东县| 大方县| 竹溪县| 门源| 丰县| 江孜县| 正蓝旗| 垦利县| 商水县| 永城市| 肇源县| 象山县| 卢湾区| 酒泉市| 三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