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一名智障人員,將其帶到礦上打工,然后伺機殺害偽造成礦難,再找人冒充其家屬,向礦主索要巨額賠償金,這是電影《盲井》里的情節。然而,近年來各地卻發生了數十起類似的“殺人騙賠”案件,犯罪嫌疑人主要來自四川省雷波縣。
受害者從何而來?案件頻發暴露出哪些問題?如何避免“人造礦難”再次發生?對此,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深入大涼山腹地——雷波縣進行了調查。
受害者“輸送地”:5年作案逾20起
今年5月16日,云南彝良縣蕎山鄉黃木組大興煤礦技改井發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兩人死亡。礦方當時根據相關人士陳述認定,一名死者系四川省美姑縣的阿合偉都,另一名死者系雷波縣的楊石格,他們在該礦井工作僅3天。事故發生后,煤礦賠償死者家屬善后款共計120余萬元。
然而,警方隨后調查發現,兩名死者均為假名,戶籍信息屬偽造。此案系犯罪嫌疑人周興書、盧秀平、楊石格等人利用智障人員冒充楊石格,并將智障人員在井下作業時炸死,然后騙取死者善后賠償款。6月23日,犯罪嫌疑人楊石格在老家雷波縣落網。
這是一起典型的“盲井事件”。據雷波縣公安局局長葉建華介紹,從2007年至今,由雷波籍案犯制造的此類案件逾20起,縣公安局對已逃回雷波犯罪嫌疑人布控抓捕,已抓獲此類案件的犯罪嫌疑人23名,目前仍有31名雷波籍犯罪嫌疑人在逃。
一起起“人造礦難”使雷波縣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被稱為受害智障人員的“輸送地”。同時,當地村民“容留”智障人員的情況也逐漸浮出了水面。當地警方調查后發現,在馬頸子、山棱崗、莫紅、瓦崗、卡哈洛、錦城、上田壩等中心鄉鎮,確實有部分村民家中收留有智障人員。
針對這一情況,從2009年起,雷波縣開展了3次清理農村無序流動人員專項行動,“清理”出無序流動人員近300人,其中一部分就是智障人員。記者在縣民政局翻開那厚厚一摞被“清理”出來的人員名單,他們大多來自外省區,有云南、甘肅、河南、廣西等地。
礦難背后是黑色產業鏈
雷波緣何成為案件中受害智障人員“輸送地”?有關人士介紹,在暴利驅動下,當地不法分子已形成一條黑色產業鏈。記者在雷波采訪時,通過相關人士的透露,也初步勾勒出了這一鏈條。
--第一環:“買賣容留”。43歲的松樹鄉聯合村村民黑其阿比曾容留過智障人員,給他取名為“阿花”。黑其阿比說,他和“阿花”曾在云南曲靖服刑,出獄后一起回到雷波。“有一天,‘阿花’突然消失了。幾個月后,我的親戚看到了他,說他被上田壩鄉一名吸毒人員抓走后以2400元價格賣了。最后,我通過中間人花了5400元把他贖回來。”
雷波縣人民法院提供的一份材料也寫道:“通過清理活動我們發現,有部分智障人員是通過買賣的形式進入我縣范圍。行為人還將收買、非法容留的智障人員轉賣牟利,致使智障人員被他人利用從事各種非法活動,如殺害智障者偽造礦難敲詐勒索等犯罪案件。”
--第二環:“培訓上崗”。帕哈鄉黨委書記黃星火講述了他解救一名智障人員的“驚奇發現”:“今年5月,云南彝良縣發生的那起殺人騙賠案,我們在磨石村抓捕犯罪嫌疑人楊石格時,在一間緊閉小屋里又救出了一名智障人員,但他卻說他叫楊石格,還能正確背出身份證號。應該是犯罪分子經常給他‘洗腦’,準備讓他成為下一個受害的楊石格。”
--第三環:“制造事故”。犯罪分子將智障人員帶到礦山或工地打工,尋找合適時機殺害后偽造事故,并假冒死者家屬進行敲詐。例如,今年3月,江西省撫州市東鄉縣虎圩鄉發生的“人造礦難”事件,犯罪嫌疑人就是假冒死者的侄子等親戚來騙取賠償金。
另外,記者調查時還發現,當地存在戶口買賣現象。2009年末,湖北大冶發生“殺人騙賠”案件,死者身份為雷波縣村民黃所格,此人早在事故發生前幾年就已經死亡。黃所格的同鄉、雷波縣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劉禮方說:“我回家鄉時就經常聽老百姓說,有人到我們那里買已故人員的戶口本、身份證,2000元一個,最高時賣到了5000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