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電動車比電動汽車復雜,鋰電池目前還是難以攻破的關口。
很多人認為電動車自行車很簡單,誰都會做,加上廠家又多,所以一直無法引起相關職能部門的重視。 “其實電動車是一個很復雜的產品。”鋰電動車叫喊了這么多年,但市場做得并不好,為什么?因為鋰電池用在電動車上的技術還沒有完全過關。鋰電池的價格也超越普通用戶的理想值,對這方面大部分用戶還不能接受。為了倡導節能減排,國家把電動汽車納入到了戰略性產業,實際上電動車比電動汽車要難得多。如果鋰電動車上使用的鋰電池技術過關了,用在電動汽車上的鋰電池技術也就過關了。
二、相對于大部分用戶來講,電動車是仍是理想的節能工具,突出表現在節能,環保,輕便這三個方面。
“讓電動車進入汽車的消費群體當中,這才是最大的節能。”隨著交通擁堵的嚴重、汽油價格持續上漲和個人環保意識的提高,擁有汽車的人可以在某些場合不使用汽車,比如接送小孩上學、上街購物等,就可以騎電動車去。這種模式叫做替代性出行。這樣比純電動汽車都要低碳。
舉例分析: 假如一個人一年的總出行里程是1萬公里,如果完全駕駛燃油汽車,按百公里耗油9升計算,全年將耗油900升,汽車每消耗1升汽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2.3公斤,這樣計算,全年二氧化碳的排放將是2070公斤。如果駕駛純電動汽車,百公里耗電為15度,1萬公里將耗電1500度,每損耗1度電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是0.8公斤,這樣計算,全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是1200公斤。 而如果實施替代性出行的話,假如1萬公里中有5000公里開汽車,其余5000公里騎電動車,汽車全年將排放二氧化碳 1035公斤;電動車百公里耗電僅為1.2度,5000公里僅用60度電,二氧化碳的排放僅為 48公斤。加在一起,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共計1083公斤。
三、電動車比公交車更低碳,出行更方便。
替代性出行不僅減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環保出行要求,更重要的是減少了汽車在道路上停留的時間,有利于大大緩解交通壓力。“我認為這是當下中國各地都應該推廣的一種出行模式。”倪捷表示,管理部門能琢磨透這個道理就好了,完全可以從培養人們的節能觀念入手,從而在交通領域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由此可見,電動車是比電動汽車還要重要的一個產業。從節能減排的角度來看,相關部門應該給電動車以同等的節能尊重,大力扶持電動車產業發展,鼓勵老百姓騎電動車出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