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熱水器下鄉是推動太陽能市場發展的強大動力,然而現如今,由于產品自身安裝難,一直難以在城市大顯身手,而下鄉之路,又因為政策、補貼等限制,和“作坊”企業因質量差、價格低等拖了后腿,對消費者視聽混淆,導致太陽能下鄉之路的腳步邁的異常艱難。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儲水式電熱水器、家用燃氣快速熱水器、家用太陽熱水系統等3類熱水器產品質量的檢查結果。其中,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分別由國家太陽能熱水器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武漢與北京分站共同分擔抽查任務。公布結果表明,在北京、河北、遼寧、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河南、云南等9個省、直轄市60家企業生產的60種產品中,有8種產品不符合標準規定,不符合項目涉及熱性能-日有用得熱量、外觀、貯熱水箱,總達標率僅為87%。
太陽能熱水器的下鄉并不一帆風順,據了解,此次家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抽查對象為太陽能熱水器下鄉達標產品,而太陽能熱水器下鄉準入門檻過低則是抽查不達標的導火索之一。
產品質量不達標,導致太陽能熱水器下鄉難,這種現狀成了制約太陽能熱水器下鄉的一塊最大的絆腳石,情何以堪?
首次全國家電下鄉從彩電手機等最初的4種補貼產品增加到基本涵蓋老百姓日常使用的家電產品,但是唯獨缺了太陽能熱水器。業內人士分析,標準的缺失、雜牌充斥市場、售后服務混亂是太陽能熱水器下鄉難的首要問題。雖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企業眾多,但是行業較具規模的全國性品牌僅10余家,產值5億以上的企業只有幾家,最高產值不過20億元,年銷售超1億元的企業有25家左右,年銷超1000萬元的企業近200家,整個行業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長。全國估計有5000多家太陽能熱水器生產廠家,但在行業內較具規模的全國性品牌僅10余家,超過4000家小企業不過是粗制濫造、沒有售后保障的“作坊”式生產模式,行業單個個體保證能力十分有限。
另外,在安裝方面,也存在問題。比如農村房屋安裝太陽能需要有專門的支架,而支架的固定是比較難的,因大風等自然天氣現象致使太陽能熱水器從屋頂掉落的報道層出不窮。除了這些,北方氣溫低,水質差,內膽如果質量不好的話,就會出現漏水、爆裂,更嚴重的整機報廢,不能使用。
對于太陽能熱水器下鄉,企業曾經提出一些建議。比如,黃鳴提出太陽能熱水器取消規格限制,把補貼從最高限價改為最低限價。在補貼上,建議采用不同等級產品不同補貼政策,即低價位不補貼、中價位中補貼、高價位高補貼的方式,鼓勵農民購買優質產品。
而來自另一家企業的建議則更富有創造性,“經銷商雖然目前不能應付家電下鄉,但可一切由企業擔當下來。”日利達集團董事長王惠余表示,參加太陽能下鄉的企業可實行信譽抵押制,企業有多少固定資產,都要做為投標的條件全押出去,以保證企業的信譽,防止以次充好、渾水摸魚、售后服務差的太陽能企業加入到太陽能下鄉的行列,而導致農民利益受損。而這樣做亦可以讓政府放心。
如此承諾,足可以看出,太陽能熱水器企業對于家電下鄉的熱情。
雖然太陽能已經位列家電下鄉補貼名單,但行業現狀這塊影響太陽能熱水器行業發展的絆腳石仍是一個丞待解決的問題。某著名家電企業熱水器事業部負責人曾對筆者表示,未來,在農村市場更看好電熱水器的發展。因為從一次性投入來講,電熱水器投入小,而農村的用電環境已大有改觀。除了這些,自來水入戶也為電熱水器進入農村家庭提供了保障。而太陽能熱水器存在的安裝、質量、售后等等問題,還需要逐個解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