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用手機瀏覽
來自國內化工領域的頂尖專家日前對富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等15宗意欲進軍大亞灣的企業進行評審,這次評審將決定他們能否落戶大亞灣這片投資熱土。
通過評審企業將獲10萬~20萬研發扶持資金
“以往項目進駐都是職能部門的事,而請國內頂尖專家對計劃入駐大亞灣的孵化項目進行評審,決定項目去留,這在大亞灣還是第一次。”大亞灣區管委會副主任紀紅兵說。紀紅兵是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此次請國內化工領域頂尖專家對項目進行評審的創意就是他提出的,而該創意得到了大亞灣區委、區管委會的高度關注和支持。
此次請來的專家有北京工業大學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佘遠斌,華南理工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江燕斌、王海輝,廣東工業大學輕工化工學院教授趙肅清,中海能發石化分公司高級工程師馬斐。其中,佘遠斌還是中國化工學會精細化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學會高級會員和北京市政府專家顧問團顧問,國內綠色化工與精細化工領域內的領軍級專家。
“目前業內孵化項目的成功率不到20%,我們希望在大亞灣科創園落戶的項目能突破50%。”對于此次評審的意義,紀紅兵表示,請來專家對項目準入進行源頭把關,對項目的研究基礎和產業化前景進行把脈,將更好地提升孵化項目的成功率;同時,通過評審的企業和項目,除了獲得10萬~20萬元的科技研發專項幫扶資金外,還將享受大亞灣區對于科技創新的相應優惠政策。
1項目暫緩準入,1項目需進一步明晰研究方向
據了解,此次參加評審的15宗項目均屬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范疇。以富濟電子材料有限公司為例,這個成立于今年1月的新興研發型高新技術企業,擁有具有博士、碩士背景的研發人員7名。公司成立至今已申請專利4項,成功開發出室溫儲存型導電銀膠、大功率LED散熱用陶瓷-金屬復合材料、高性能勻光板等多款產品,廣泛應用于LED封裝和照明、太陽能電池、IC元件及印刷線路板組件等領域。
盡管像富濟電子一樣,其他的孵化項目均符合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要求,但評審專家還是根據項目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和安全生產的需要,對1宗項目提出暫緩準入的評審意見,而另外1宗項目因其技術產業化問題,被專家建議進一步明晰項目研究方向。另外13宗孵化項目均通過評審。
“這13家孵化項目是進駐大亞灣科技創新產業園的第一批企業,他們的科研成果將對大亞灣優化產業結構、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產生積極影響。”紀紅兵說,隨著一批代表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孵化項目的進駐,大亞灣科創園將會煥發更加蓬勃的活力,大亞灣的科技創新工作將會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