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隨著全球傳統能源危機的加重,人類新能源意識開始蘇醒,光伏產業已經成為21世紀乃至更長時間內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之一。在全球光伏產業的強勁推動下,2010年中國光伏產品占據全球40%以上的產銷量,以泱泱光伏大國形象躋身于世界前列。
然而,雖然中國光伏產品占據國際市場的半壁江山,自身市場具有超強的消化能力,但卻不能承受,核心技術、材料、市場均受制于外。中國光伏裝備實在是既讓人歡喜又讓人擔憂。
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在“第六屆亞洲太陽能光伏工業論壇”上,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就國內光伏應用前景明確表態:“到2015年,國內的光伏裝機容量目標將達到1000萬千瓦;到2020年,目標至少要到5000萬千瓦。”這一目標較業界預期要高很多,意味著未來10年國內光伏裝機將開啟“加速”模式。
“未來全球光伏發電裝機都是10億千瓦級的。包括美國、中國及印度市場,會遠大于目前全球最大光伏市場——德國的裝機規模。預計未來3至5年后,中國光伏市場肯定會比歐洲市場大得多。”李俊峰顯得信心十足。
無獨有偶,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員會主席沃爾夫岡•帕爾茨也表示,近期德國市場仍會是全球光伏產業的主要推動力量,但從中長期來看,最大推動力不會是印度市場和美國市場,而是中國市場。
“光伏產業未來5至10 年將會高速發展,在高利潤和高成長預期下,國內的太陽能硅片、電池組件生產商將大幅擴產,眾多企業擴產速度紛紛超過100%。”國海證券分析師表示,預計未來兩年相關輔料和設備的需求將迎來新一輪爆發式增長。
“三頭在外”受制于人
雖然部分大型企業已經發展成為光伏裝備業的中流砥柱,但同時也遇到一些發展瓶頸:核心技術掌握不足導致技術進步緩慢,質量無法得到保障。
“技術研發是以大量的資金為支撐,大型設備的研發資金投入比較高,通常來講,研發一臺設備的投入基本是這臺設備的3倍。不但需要資金雄厚,而且資金的回報周期也比較長。”一位組件企業負責人表示。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