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廣州市水務管理條例(草案)》開始征求意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條款是:廣州居民生活用水實行階梯式計量水價制度。根據2005年9月廣州召開的自來水價格改革方案有關會議劃定的等級,第一等級為每戶每月用水量22噸以下,將按照基本水價計收水費;第二級為每戶每月用水量23~30噸,按基本水價的1.5倍計收水費;第三級為每戶每月用水量30噸以上,按基本水價的2倍計收水費。
階梯水價行不行得通?如果要推行,需要解決哪些問題?記者昨日采訪了多位市民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專家,市民和人大代表認為,階梯水價要執行,就要"有罰"又"有獎",對未超標準的水價應該降價收費,拉開差價。另外還有市民認為以戶為計量單位不合理,應以人為計量標準,規定每個人的用水量,避免人數多的大家庭被迫用水超標現象。
高知家庭:節水有方不懼階梯收費
對于階梯水價,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個有代表性的家庭,發現每個家庭因為節水情況和人口數量不同,對階梯水價有不同的看法。
楊先生是華南師范大學的教授,兒子就職于設計院,楊家一家5口居住在天河,算是一個高收入的知識分子家庭。對于廣州即將實行階梯式水價收費,老楊有這樣的看法:"水價都這么多年了,漲一點也是應該的,現在物價都漲那么多了,水廠也是企業,也會有成本上漲的。我倒是比較贊成這次的上漲方式,以前都一個模子疊加價格確實不科學,也不利于形成群眾的節約用水觀念。階梯水價以后,大家用水的時候也就多了一根筋,都會小心用,否則就可能多用了那么一點點,就要多交五成,甚至是一倍的水費了。"
至于實行階梯水價后的應對方法,老楊則笑言,已經未雨綢繆。原來,自小楊留學回國后,將家中原來的裝修全部推倒,改成環保家裝。
走進楊家,記者看到的盡是環保型的家電和裝飾材料。來到廚房和洗手間,記者發現,所有的水龍頭都采用了自動感應式的水龍頭,而且龍頭的口專門加裝了分散嘴,將較小流量的水加壓分散變大。
此外,廚房還使用了洗碗機,不但節省了勞動力,關鍵是洗碗機比手洗碗節水近一倍。在楊家的衛生間,馬桶使用的是兩段式節水馬桶,洗澡用的淋浴器也經過專門的設計加裝了加壓設備,這樣就可以降低出水量。而洗衣機則選用了比傳統洗衣機更節水的滾筒式洗衣機。
據楊太太向記者介紹,家里重新裝修之前,兩個月的水費大約是70元。按照1.32元/噸的現行水價計算,楊家每個月的用水量大約為26.5噸。但是,在進行了裝修以后,水費明顯有了下降,現在家中每兩個月的水費大約就是50元,折算下來,每個月的用水量下降到18.9噸,較之前的用水量減少了三成。如果按照以前的用水量,階梯水價后將會落到第二梯級的水價范圍內,但節水裝修后,遠遠沒用完第一級水價的限量。
普通家庭:四口之家已踩高水費臨界點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發現,能像楊家一樣,支付得起大筆環保改造費用的家庭在廣州仍然是少之又少,而絕大數的家庭,仍然以最平常的方式在使用自來水。在海珠區前進路的南園大街內,記者來到黃阿姨和仇婆婆的家中。她們是住在同一棟樓同一層的對門鄰居,黃阿姨家中有四口人居住,而仇婆婆家中則住了三個人。
對于超22噸水以后就要用高價水,黃阿姨和仇婆婆表現出明顯不同的心態。仇婆婆稱,現在家里的水費,兩個月就20多元,不用看都知道不會超過臨界點。主要可能是因為白天也就仇婆婆獨自在家,只有到了晚飯時間,兒子媳婦才回來,所以水也用得不多。"如果我們用得少,比如低于一個什么數的話,水費能不能便宜一點呢?"
但是,黃阿姨的家庭則不同,雖然只是比仇婆婆家多了一個人,但是由于全家人的一日三餐基本都在家中解決,加上平時在家也起碼兩個人,所以用水明顯較仇婆婆家要多。黃阿姨告訴記者,她自己也曾經算過,一個月下來,夏天大概用20多立方水,冬天則要用23立方。主要是因為夏天一家人的衣服一次就可以用洗衣機洗完了,有時候如果只是出了汗換下的衣服甚至用手過過水就可以晾開。但是,到了冬天,衣服都比較厚,根本不可能手洗,就算是用洗衣機,也無法一次洗完一家四口的冬衣,大約兩天下來要洗三次才能洗完衣服。用洗衣機本來就比手洗更耗水,所以每到冬天,用水量都會比夏天多個兩三立方。
黃阿姨告訴記者,由于現在用水量即使是夏天也已經踩在了臨界點上,所以以后真的實行了階梯水價后必定會更加小心用水,盡量不超出第一梯級的用水限量。現在家人沒有循環用水的習慣,但是將來一定要養成,否則就會增加整個家庭的負擔,為了多用那么幾盆水多付一半的錢,實在不值得。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