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以及先進技術的不斷涌現,智能建筑和綠色建筑已呈快速發展之勢,逐漸形成了一個繁榮的垂直市場。在智能和綠色建筑項目中,包含節能監控和門禁產品在內的可靠的物理安防系統,是成功的建筑管理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智能建筑所使用的安防產品中,節能被放在了第一位。定位于智能綠色建筑垂直市場的產品,其目標是,大幅降低能耗成本的同時,改善用戶體驗。我們首選的方法是通過將以下各種系統的"條件邏輯"相整合,以滿足用戶對一棟建筑的全部需求,包括:照明、遮陽、暖通空調、音視頻、安防、調度及能耗監控。對于智能建筑來說,將各種產品集成起來更容易。比如,可使用以太網的域級控制器使得系統設計者能夠創建一個"平面"的架構,不需再勞神整合多層通信。這樣不僅能使一個人在處理網絡時所需要的系統知識大為減少,并且在系統集成中遇到不熟悉領域的組件時,也不用太過擔心。
過去物理安防只是在建筑項目主要設計完成之后作為補充加入進來,但如今,隨著對安防的重視程度的提高,并且建筑也變得越來越復雜,所以安防設計得以在早期介入整個建筑的生命周期。開發商和建筑管理團隊應提前考慮電子監控設備和網絡、攝像設備安裝的有利位置、電纜管槽、電子線路的密閉與抗干擾及支托。這要求建筑設計團隊在繪制建筑圖紙時就考慮安防系統的設計。安防系統的成功應用,依賴于"深度防護"的理念,因此,應同時使用多層物理及邏輯安防措施和管理手段。
建筑的子系統大多數都是模擬系統。不過,越來越多的智能建筑已開始采用基于IP的主要架構,便于未來技術的更新換代。實際上,在新近的智能綠色建筑項目中,我們已經能看到模擬與基于IP的安防系統相結合的例子。Wilts認為,理想的方法是將這兩種技術在IP主構架的基礎上結合起來。采用IP和IT網絡作為主架構,可以最大程度降低新建和改造建筑項目的工程量和安裝困難。
傳統的模擬系統適用于小規模的場所,但是想把它們拓展到大規模建筑時,就會受到其可擴展性的制約,通過采用基于IP的技術,安防及建筑管理系統所使用的協議之間就能更快更好地通信。
目前使用的網絡類型,例如多生成樹協議(MSTP),已經應用了15年以上。雖然這種網絡在未來短期內還會繼續使用,但我們仍需考慮實時數據網絡傳輸方面越來與迫切的要求。如果從現在起就開始考慮今后五年內網絡的需求,那么IP網絡會擁有更長的使用壽命。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