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從正在進行的北京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獲悉,北京奧運會結束后,有關部門總結和借鑒奧運成功經驗,使多項奧運科技成果得到后繼應用。
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說,自北京市政府和國家有關部門共同實施“科技奧運行動計劃”以來,累計安排項目(課題)1200余項,來自全國近200家企業、170多個科研院所和50多所高校,超過3.5萬名科技人員參與,取得了一大批科技奧運成果。
她舉例說,奧運火炬珠峰燃燒技術突破了在極端環境下燃燒的世界性難題。國家體育場、國家游泳中心等奧運場館的鋼結構設計和施工水平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500多輛新能源汽車,在奧運史上首次實現了奧運場館中心區的交通“零排放”。
“奧運會結束后,我們從2000余項科技奧運成果中挑選出具有應用前景的項目。”閆傲霜說,“面向全國重點行業和重點企業,舉辦科技奧運會成果專場推介會。依托技術轉移服務機構,加強科技奧運會成果的廣泛應用。”
據閆傲霜介紹,目前,信息通信、清潔能源、污水治理、智能交通、安全保障、垃圾處理、環境保護等方面的科技奧運成果已得到大量運用。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