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2010年山東省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公報》顯示,我省河流總體水質呈持續明顯改善狀態,總體上已恢復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
《公報》稱,自2003年以來,我省已連續8年在兩位數經濟增長的背景下,實現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水環境總體水平已恢復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整個“十一五”期間,我省河流總體水質呈持續改善態勢。不過,2010年,全省省控河流監測斷面中,劣于Ⅴ類的仍有39個,占37.5%。
幾大主要水系中,半島流域河流水質一直保持較好狀態,南水北調沿線和淮河流域河流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相對較高。海河流域相對較差,劣于Ⅴ類的斷面占70.4%。小清河流域最差,劣于Ⅴ類的斷面占80.9%,河流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只有14.3%。
另外,根據湖泊綜合營養評價指數評價結果,馬踏湖屬重度富營養,南四湖、大明湖屬輕度富營養,東平湖屬于中營養。南四湖和東平湖富營養化程度有所加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