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建筑節能?
建筑節能具體指在建筑物的規劃、設計、新建(改建、擴建)、改造和使用過程中,執行節能標準,采用節能型的技術、工藝、設備、材料和產品,提高保溫隔熱性能和采暖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系統效率,加強建筑物用能系統的運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證室內熱環境質量的前提下,減少供熱、空調制冷制熱、照明、熱水供應的能耗。
建筑節能在發達國家最初為減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現在則普遍稱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在保證提高建筑舒適性的條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斷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政策措施有哪些?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就針對建筑節能開展了相應的工作,首先是針對北方寒冷地區的采暖建筑制定了相應的用能標準。隨后,相關工作逐漸展開,形成了一系列的法規與標準。
2006年,原建設部和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聯合公布了《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這是我國第一部從住宅和公共建筑全壽命周期出發,多目標、多層次,對綠色建筑進行綜合性評價的推薦性國家標準。
2007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進行了修訂,明確部署了我國建筑節能立法的框架藍圖,使建筑節能工作翻開了新的篇章。
2008年,國務院頒布了《民用建筑節能條例》,其中對新建建筑節能、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建筑用能系統運行節能、可再生能源應用等方面提出了要求,規定了各級人民政府、建設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在建筑節能方面的責任和義務
20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9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節能減排綜合協調,環境保護部要做好減排協調工作,指導、督促、檢查各地區、各部門落實國務院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和本工作安排的各項工作,及時向國務院報告節能減排進展情況,提出意見和建議。
2011年政部和住建部今天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推進公共建筑節能工作的通知》。兩部委要求,應避免建筑外形片面追求“新、奇、特”。新建大型公共建筑建成后必須經建筑能效專項測評,凡達不到工程建設節能強制性標準的,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