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危機至今讓人憂心忡忡,“最危險”的濱岡核電站今后30年可能發生8級強震……一系列事實使得日本人開始重新思考:核能發電是否仍能作為未來的主流?如果不再依賴核能,未來日本的供電難題將如何解決?
5月1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表示:“不僅是東京電力公司,把核能政策作為國策推行的政府也應該擔負沒能防止事故的重大責任。”他同時強調,將修改目前以核電為主的能源發展計劃。
中部被迫重啟火電
5月9日,日本中部電力公司決定,全面停運位于靜岡縣御前崎市的濱岡核電站。日本政府認為,該電站所處地區今后30年內可能發生里氏8級地震。
濱岡核電站是中部電力擁有的唯一一座核電站。其發電量占中部電力發電總量的11.7%,占日本核能發電總量7%。很多人留意到,“中電”的供電區域包括豐田汽車工業公司、鈴木自動車工業公司等日本制造業大型企業總部所在地。據悉,由于濱岡核電廠暫時關閉,豐田部分工廠將因缺少電力供應而關閉。
豐田公司只是最先受到核電站關閉影響的對象。隨著夏季用電高峰即將到來,可能造成的電力短缺問題將給眾多日本民眾帶來更為直接的影響。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日本所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劉軍紅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濱岡核電站距離名古屋較近,關閉該電站會加重這一地區的用電困難。目前,日本政府已經提出,今年夏天,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用電,都要比去年同期節電15%,關閉濱岡核電站可能使這一數字升至25%。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為了填補關停濱岡核電站的發電缺口,中部電力公司可能重啟已暫停的火力發電廠。據悉,這將消耗這家電力企業每天7億日元(約合870萬美元)的火力發電成本。
火力發電過去在日本很常見。至今日本的很多火力發電廠設施都保養良好。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劉江永認為,重啟火力發電雖然可行,但其成本不低。
日本更依賴俄天然氣
中國國際問題基金會能源外交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運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采訪時也提到,日本核電缺口造成電力能源供應不足,需要其他能源來填補。目前來看,主要需依靠火力發電等傳統能源。煤炭發電并不是日本的主要選項,因為涉及到環境清潔問題。日本更傾向于使用天然氣,因為其發電效率高。
劉軍紅也認為,日本未來能源需求的最大可能就是天然氣。在核危機發生之前,日本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進口國。日本的幾大公司,如東京電力、東京燃氣公司在海外都有定期合同,每年從俄羅斯進口的天然氣就約1000萬噸。最近,5家日本大公司又聯合成立新公司,準備和俄羅斯方面聯合開發西伯利亞的天然氣。劉軍紅提到,日本的液化天然氣儲備罐以及包括運輸船在內的運輸體系都是世界上最好的,“此時剛好可以發揮作用”。
除了俄羅斯,日本的石油、天然氣進口地還包括馬來西亞、印尼以及卡塔爾等。不過,專家認為,從長遠來看,日俄關于天然氣的合作會擴大。目前,日本主要從俄羅斯薩哈林氣田進口天然氣。僅僅是該地區的天然氣,按照之前的使用量計算,就足夠日本使用13年之久。即便日方增加使用量,其天然氣儲量也能滿足需求。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