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些投資者抱怨政府的能源鼓勵政策不可預見,因此呼吁政府逐步取消對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同時對化石燃料的補貼也應當削減。
目前,除了在可再生能源占據絕對優勢的地區,如海岸風電產業發達的美國德克薩斯州以及歐洲西部沿海,多數可再生能源在與化石燃料的競爭中仍然相當吃力。
但隨著綠色技術成本的不斷下降,低碳能源激勵力度的逐步削減已經成為不得不面對的趨勢,而可再生能源支持者們同時也要求各國政府停止對石油、煤炭及天然氣的補貼。目前一些國家的削減政策大大提高了投資者的風險,投資者們表示需要一個漸進透明的過程。
歐洲對太陽能的支持力度最大,但繼2008年西班牙等太陽能市場主導國家大幅削減補貼后,全球太陽能市場的未來開始模糊不定。作為僅次于德國的全球第二大太陽能市場,意大利制定了2011-2012年太陽能補貼額度限制,市場正歷經陣痛;德國也適時作出了年度激勵削減計劃;今年3月,南非調整風電激勵政策,這迫使開發商對項目進行重新規劃。
Ecofin清潔能源投資公司首席財務官伯納德?拉姆比留特(BernardLambilliotte)說:“歐洲的投資環境缺乏穩定,因此對于我們來說不是很理想。”該公司可替代能源分析師馬克斯?斯利(MaxSlee)也表示:“和意大利等國家相比,中國的新能源投資前景更加被看好,而且通常更具有可預見性。”
全球風能理事會發言人史蒂夫?索耶(SteveSawyer)認為,盡管目前的激勵計劃十分慷慨,但政策的穩定性存在問題。
Impax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伊恩?西姆(IanSimm)表示:“可再生能源的總體投資環境不錯,但還是會在一些國家遇到障礙。”西姆看好印度2022年計劃和中國十二五規劃中的可再生能源目標。
英國正在就激勵政策的深度調整征求意見,這對投資者和開發商造成了很大的不確定性。Mainstream可再生電力開發公司海上風電業務主管安迪?金塞拉(AndyKinsella)表示:“這種政策調整可能有些超前。”
事實上,一些可再生能源技術尚未達到獨立發展的階段,需要政策扶持。金塞拉表示,盡管海上風電的競爭已經超過了十年,但德國或許還是會提高海上風電價格,以保證利潤。
然而,聯合國發布的一份可再生能源報告中指出,可再生能源技術成本趨向下降,如太陽能電池板價格就急劇下降。氣候政策助長了這一趨勢,同時還推動了油價上漲。
此外,從2013年開始,西歐的燃煤電廠將不得不為每噸二氧化碳排放購買許可證或歐盟津貼。專家認為,如果考慮碳排放價格,風電價格有可能比新建火電廠的燃煤發電更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