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開罰垃圾分類違規行為困難重重尷尬連連
廣州垃圾分類開罰后城管執法人員執法順利嗎?會遭遇尷尬嗎?記者昨日跟隨城管執法人員在開罰后首次上街執法就體驗到了當中的困難和尷尬,但執法過程中,接連遭遇快飲店店主推諉不認,最終城管執法人員沒有開出處罰通知書,只對店家開出《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
文、圖/本報記者全杰
海珠區南華西街龍溪首約11號一無招牌的快飲店昨日被本報曝光了門前的分類垃圾桶各種垃圾被混雜在一起(詳見本報昨日A2版《部分街區仍混雜垃圾》),報道引起了社會公眾的關注和熱議。廣州城管部門的執法人員立即前往被曝光點進行執法。但是,整個執法過程令城管執法人員接連遭遇尷尬。
尷尬時刻一:店主不認賬
“這些(垃圾)不是我們扔的”當城管執法人員找來快飲店店主調查時,快飲店店主極力將責任推得一干二凈。
城管執法人員告訴店主,按照門前七包,店家門前的分類垃圾桶出現垃圾混雜沒有分類投放的情況,店家也要承擔責任。還沒等執法人員說完,店主就立即說:“那你們最好不要將分類垃圾桶放在我門前。”
尷尬時刻二:店主使出喊冤招數
店主連連叫冤——“如果有路人走過亂扔,我也是無法看到嘛,我還要開店做生意,哪顧得了那么多。”執法人員看到店主理由多多,也沒有再多說,直接低頭填寫《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
尷尬時刻三:軟的不行來硬的
喊冤招數不奏效,店主發現“軟”的不行,就開始來“硬”的。店主直接對執法人員說:“你們別把分類垃圾桶放在我店前,強烈要求將分類垃圾桶移到別處。”
最后,城管執法人員要求店主在店外墻上貼出告示,告知行人要分類投放垃圾。店主接受了城管的《責令限期整改通知書》。
最大難題:取證難執法難度大
南華西街城管執法人員對于執法前景并不看好,“目前處罰最主要是存在取證難,扔放垃圾就是一瞬間的動作。”但他們也介紹了取證上的做法,“我們首先會問詢當事人是否存在違規情況,之后會向周圍的群眾尋找證人,最后還會根據垃圾的來源,判斷違規人是否存在違規行為。”但是,這樣的取證能否讓違規人心服,執法人員也心中沒底。
南華西街執法人員表示,目前缺乏具體的處罰細則,所以對于垃圾分類違規行為,還是以宣傳教育為主,“希望盡快就處罰下發操作細則,這樣就可按章執行。”
城管部門:拒不改正就可罰
有市民疑問,垃圾分類違規了,有否改正的機會,是不是一違規就要挨罰了?市城管執法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暫行規定》,對于垃圾分類違規行為,在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情況下,執法部門就可以開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