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重點發展新一代核能、太陽能熱利用和光伏光熱發電、風電技術裝備、智能電網、生物質能。
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高效發展核電。重點在東部沿海和中部部分地區發展核電。加快沿海省份核電發展,穩步推進中部省份核電建設,開工建設核電4000萬千瓦。
加強并網配套工程建設,有效發展風電。建設6個陸上和2個沿海及海上大型風電基地,新建裝機7000萬千瓦以上。
積極發展太陽能、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其他新能源。促進分布式能源系統的推廣應用。
以西藏、內蒙古、甘肅、寧夏、青海、新疆、云南等省區為重點,建成太陽能電站500萬千瓦以上。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
目前,我國已建成10個規模較大的新能源基地,近百座城市提出要把太陽能、風能作為當地的支柱產業發展。在“十二五”期間,我國發展新能源有哪些便利條件?存在哪些問題?今后,我國政府扶持政策的主要著力點在哪里?近日,記者采訪了多名業內專家,圍繞新能源相關規劃進行了探討。
風電:“風向變化”重速度變為重“有效”
“十二五”規劃綱要提出,建設6個陸上和2個沿海及海上大型風電基地,新建裝機7000萬千瓦以上,專家認為,與近幾年的實際發展速度相比,這個目標并不高,而“有效”的呼聲卻高了起來:規劃綱要第十一章“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第一節“推進能源多元清潔發展”中再次提出:加強并網配套工程建設,有效發展風電。
統計數據顯示,2000~2005年,我國風電裝機容量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遞增。特別是2005年國家頒布可再生能源法之后,至2009年,全國風電裝機容量由126萬千瓦增長到近2412萬千瓦,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發展,遠高于世界風電平均發展速度。2005年,我國開始了百萬千瓦級風電規劃,2008年,我國啟動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規劃和建設工作。2008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容量630萬千瓦,排全球第二,占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22%;2009年,全國新增風電裝機1202萬千瓦,排全球第一,占全球新增裝機容量的33%。2011年1月,中國資源綜合利用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和國際環保組織綠色和平聯合發布 《中國風電發展報告2010》,從2005年到2010年,國內風電裝機經歷了5年的翻倍增長,截至2010年底我國的風力發電裝機以4183萬千瓦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風電大國。
在經歷了五年的成倍增長后,未來風電能否保持快速增長以及國內的風電政策似乎也都“變了口風”。因為以目前國內風電裝機容量4183萬千瓦計算,在未來五年,隨著基數的增加,要達到新建裝機7000萬千瓦,增速下降會非常明顯。
“風向變化”與目前風電在快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有關。專家介紹,在近幾年的發展中,風電發展呈現出比較明顯的特點:風電開發相對集中,風電場規模大、接入電壓等級高,而風電機組的技術性能則參差不齊。在風電快速發展中,暴露出諸多問題,特別是由于缺乏具體的風電送出和風電消納方案,大規模風電送出消納的矛盾日益突出,“棄風”的問題逐漸嚴重。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