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新一輪新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遴選工作已經結束。科技部下發了《關于組織制定國家重點實驗室建設計劃的通知》(國科辦基〔2011〕20號),原則同意“雜交水稻”等4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立項,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建筑材料”實驗室位列其中。這是武漢理工大學在1987年獲準建設“材料復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后的又一次獲準建設國家重點實驗室,也使武漢理工大學材料學科有了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標志著武漢理工大學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邁入了新的臺階。
武漢理工大學硅酸鹽材料專業已有50多年的建設歷史,1992年原國家建筑材料工業局批準建設“硅酸鹽材料”部門開放實驗室,以此為基礎,2000年教育部批準建設“硅酸鹽材料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近10余年,實驗室圍繞硅酸鹽建筑材料的減量化、功能化和可循環化的基礎研究,在水泥與膠凝材料、浮法玻璃、建筑節能圍護材料、高性能混凝土、環保陶瓷等方面的研究已達國內領先水平,部分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省部級一等獎11項,在國內外重要期刊上發表論文100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195項,在2007年39個工程與材料類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中排名第一。
資料:
“硅酸鹽建筑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將根據國家節能減排和硅酸鹽建筑材料高性能化的重大需求,以構建低環境負荷硅酸鹽建筑材料的理論體系和方法論為目標,圍繞多相、多組分硅酸鹽體系高溫非平衡態熱力學與動力學、硅酸鹽建筑材料高性能化與多功能協同調控的理論和方法、硅酸鹽建筑材料的服役行為與可循環設計理論等三大科學問題開展前瞻性、原創性和應用基礎研究,聚集和培養高層次人才,取得突破性成果,為硅酸鹽建筑材料工業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和人才支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