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減少的能耗費用來支付節能改造的成本——這種“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將被廣泛應用于北京節能減排領域,按照年節能量還可獲得520元/噸標準煤的財政獎勵。昨日由北京市發改委和市財政局聯合主辦的“合同能源管理展示洽談會”開幕,70余家節能服務企業參加了集中展示。這是全國首個合同能源管理專業展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也是該產業第一次告別自發和零散的發展模式,大規模走入市場。
除服務提供方的展覽展示外,此次展會還公開了70多個由北京市節能環保促進會征集的節能項目,記者統計,部分項目的改造潛力逾千萬元。市節能環保促進會的王錚介紹,此次展會的意義在于“政府推進、供需對接”,使合同能源管理產業走入企業和市場的視線,加速其市場化。
在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背景下,北京市的節能服務產業已走在全國前列。截至目前,全國兩批備案節能服務公司共984家,其中北京有153家,占15.5%,備案數量和申報數量均居全國首位。需求方面,除少數汽車和水泥工業企業外,北京市服務需求多集中在建筑節能領域。由于供給能力相對較大, 北京市節能服務產能大部分向國內其他地區輸出。
合同能源管理是指節能服務公司與用戶簽訂能源管理合同,為用戶提供節能診斷、融資、改造等服務,并通過分享節能效益方式,回收投資并獲得合理利潤。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