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能源已成為地球人的共識,同樣得到國人的關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們稍加注意都能做到節約一度電、一杯水,但要真正做到既不影響生活質量又達到節能減排,需要科學需要新技術。正像剛剛通過的“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指出的:“推廣先進節能技術和產品,加強節能能力建設,開展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深入推進節能減排全民行動。”今天本報在6版報道的由今晚傳媒集團中國技術市場報聯手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國發明協會等單位,共同舉辦第三屆節能技術(產品)大征集活動,征集節能減排新技術新專利,意在推動“萬家企業”,進而成為全民行動。
節能關乎環境,關乎我們自身,還關乎我們的子孫后代。從連續兩屆成功舉辦“節能技術征集”活動看,許多研究機構、發明人等殫精竭慮不辭辛勞,沒有放棄過發明研究,每屆征集都能有幾萬件節能專利云集而來。更讓人欣慰的是,經過這個平臺征集來的新技術新專利,頗受歡迎頗受青睞,一部分被企業“領養”,一部分進入市場,創造著社會和經濟的雙層效益。
節能需要鍥而不舍的恒久理念,尤其需要切實可行的、降低消耗提高效能的新技術。進入新世紀,中國應該從制造轉向創造,怎樣發掘和發現新技術,怎樣搭建推廣的平臺、對接的渠道,在這方面,節能技術(產品)大征集活動,就是一座技術金橋,連接起一個節能的科學發展的社會。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