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1年7月14日-16日 地點:深圳會展中心
【主題】:創新促進發展方式轉變 金融助推科技成果應用 科技創新惠及百姓民生
【宗旨】:搭建國際化、前沿化、專業化、市場化、服務化的交流平臺
展位數量: 逾 1500個 展出面積: 逾 30000 平方米 觀眾數量: 逾 100000 人次
支持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部 主辦單位:中國工業合作協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
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 深圳市政府金融發展服務辦公室
承辦單位:深圳市節博會議展覽有限公司
★ 回顧2010
由中國工業合作協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深圳市科技工貿和信息化委員會、深圳市人居環境委員會、深圳市人民政府金融辦共同主辦的“中國(深圳)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成果轉化及投融資博覽會”(簡稱“節博會”)于2010年8月26日-28日亮相深圳會展中心,展出面積30000平米,沃爾瑪、施耐德、鹽田國際、南方電網、皇明太陽能、中國建科院深圳分院、中節能投資集團、云南航天、亞太電效、東江環保、科陸電子、奧特迅、東部公交、西部公交、中聚雷天、五洲龍、恒興源、欣源木業、廣東綠色產業投資基金、建設銀行、興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紛紛參展,覆蓋了節能環保、新能源、LED照明、綠色資本等產業鏈,盛況空前,吸引了來自歐美、東南亞、日韓等十八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國內50多個城市、40多個采購團體入場洽談。
★ 展望2011
“十二五”規劃中,節能環保已被列為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首;《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將把高效節能技術和裝備、高效節能產品、節能服務產業、先進環保技術和裝備、環保產品與環保服務六大領域列為節能產業重點支持對象,在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據預測,節能環保產業到2012年的總產值將達2.8萬億元,到2020年,中國節能環保產業總產值將可能超過5萬億元,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
為加快促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2011深圳節博會升級為“中國(深圳)國際節能減排和新能源科技成果產業化及投融資博覽會”。作為“節博會”的重要組成部分,“環保專題展”將致力于搭建環保領域的科技創新、技術推廣、產品交易、環保服務和資本對接平臺,促進環保科技力量和資源的流動,加速環保科技成果的轉化和產業化,支持原創性開發和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技術,為業內企業創造更大商機。
★ 參展范圍
污水處理展區:膜技術及設備、攔污設備、沉砂設備、沉淀池排泥機械、充氧曝氣設備、水處理曝氣專用風機、污泥處理設備、污水/污泥泵、污水處理專用設備、純水設備、分質供水、中水回用和排水、水污染防治、設備與工程整體方案解決系統;
固廢處理展區:電子垃圾處理技術、生活垃圾焚燒技術、污泥焚燒技術、城市垃圾填埋技術;
脫硫脫硝除塵展區:脫硫技術與設備、脫硝技術與設備、脫硫脫硝輔助技術與設備、除塵技術與設備、煙氣在線監測儀器與技術;
生物材料展區:生物綜合利用技術與設備、可降解技術、生物材料及制品;
★ 相關配套活動
1、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發展論壇, 2、中國綠色建筑發展論壇
3、中國節能環保項目招商引資對接會 4、中國綠色產業與資本高峰論壇
5、中國節能環保項目資本對接會 6、中國節能環保項目融資路演會
7、國際商貿洽談酒會 8、最新技術成果發布會
★ 展位費用
企業類型
|
標準展位(展期)
|
空地(展期)
|
備 注
|
國內企業
|
¥9500元/個
|
¥900元/㎡
|
標展角位加收1000元/個,空地36㎡起租
|
國外企業
|
$2500元/個
|
$250元/ m2
|
標展角位加收10%,空地36㎡起租
|
展位配置:1、標準展位:一張咨詢桌、兩把椅子、燈管2支、一個電源插座、公司楣板字和三面展板;
2、室內光地僅提供相應室內空地,36㎡起租,展位搭建、展具、用電等自理。
★ 增值服務(僅提供給參展商)
1、贈送電子商務平臺www.eserexpo.com “網上展廳”圖文宣傳;
2、贈送《節博會展會快訊》“產品推廣”文字或圖片發布;
3、贈送本屆節博會專業買家名錄;
4、本屆節博會會刊內刊登參展企業200字的中英文展品簡介;
★ 有效觀眾組織 龐大宣傳攻勢
1、節博會組建的專業買家邀請團隊,將面向全球,多方式和多渠道邀請專業買家到場參觀洽談;
2、300多家媒體,多維的整合傳播、立體式的宣傳推廣,將帶來數萬名目標觀眾群體參觀“節博會”。
★ 組委會辦公室
地址:深圳市福田區新聞路1號中電信息大廈東座801室
電話:86-0755-83165553 傳真:86-0755-83132019 官方網站:http://www.eserexpo.com
聯系人:王小姐 手機:13632770734 E-mail:grace_lily@126.com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