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春節前就下發的《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3月1日由工信部正式發布。根據工信部公告,準入條件于發布之日起實施。工信部表示,有關部門在對多晶硅建設項目核準、備案管理、土地審批、環境影響評價、信貸融資、生產許可、產品質量認證等工作中,都要以準入條件為依據。
《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最引人矚目的地方,就是大大提升了行業準入門檻,特別是對環保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必將對以中小企業為主的多晶硅行業帶來巨大沖擊,2011年將成為多晶硅行業的洗牌年。
向“高能耗、高污染”宣戰
作為新能源產業重要一員,光伏產業的發展前景被寄予厚望。但作為光伏核心原材料的多晶硅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卻一直背負著“高能耗、高污染”的罵、名。在一些低電價區域,不少中小多晶硅企業憑借低廉的電價及零成本的尾氣排放,依然能夠獲得較低的生產成本,并在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特別是去年以來,多晶硅價格一路飆升,目前,多晶硅現貨報價最高已觸及114美元/千克,相對于中小企業50美元/公斤的生產成本,利潤十分可觀。
不過,《多晶硅行業準入條件》的實施,使得中小多晶硅企業大賺“環保”錢的日子將一去不復返。據準入條件規定,到2011年底前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必須小于60千瓦時/千克,綜合電耗大于200千瓦時/千克的太陽能級多晶硅生產線則將被淘汰。
此外,準入條件還對多晶硅企業提出了多項環保要求,如還原尾氣中四氯化硅、氯化氫、氫氣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在依法設立的基本農田保護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居民集中區、療養地、食品生產地等環境條件要求高的區域周邊1000米內或國家、地方規劃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等敏感區域內,不得新建多晶硅項目。已在上述區域內投產運營的多晶硅項目要根據該區域有關規劃,依法通過搬遷、轉停產等方式逐步退出;水資源實現綜合回收利用,水循環利用率≥95%等等。
準入門檻提高行業洗牌在即
除上述環保門檻外,準入條件還規定,新建和改擴建項目投資中最低資本金比例不得低于30%;在政府投資項目核準新目錄出臺前,新建多晶硅項目原則上不再批準;太陽能級多晶硅項目每期規模大于3000噸/年,半導體級多晶硅項目規模大于1000噸/年等。
中投顧問首席能源分析師姜謙認為,目前國內多晶硅廠商中80%都是小企業,普遍在幾百噸規模左右,這些企業在規模上、能耗上大多達不到要求,2011年年底將是這些中小企業被淘汰的“大限”。在姜謙看來,準入條件最終會讓我國形成10家左右的大型多晶硅生產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