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第五屆國際太陽能產業及光伏工程論壇上獲悉,“十二五”期間,我國將在太陽能、風能占優勢的地區建設微電網示范區,同時還將推動建設100座新能源示范城市。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論壇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光伏產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國家希望鼓勵企業通過技術進步來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從而提高光伏發電的競爭力,預計光伏發電成本在未來3年 5年內將大幅降低。
據了解,光伏產業市場以前主要集中在以德、法為主的歐洲地區,近年來日本、中國等亞洲國家的光伏產業也迅速崛起。據權威機構統計,2010年,我國光伏產品總產量為80億瓦,占世界總產量的50%,居世界首位。然而,中國雖然已成為光伏產業的制造大國,但國內光伏應用市場的發展卻遲遲未得到顯著推進,每年大約95%的光伏組件都出口到國外。
如何有效地啟動光伏產業的內需市場?梁志鵬強調,在起步階段需要穩妥推進,不能過分追求速度,而應著重于質量效果。他介紹,“十二五”期間,國家將從兩方面推動光伏發電應用:一是繼續通過招標方式啟動一批規模較大的并網光伏電站建設。“采用招標的方式,可以通過競爭促進產業鏈的優化組合,找到低成本的組合。”二是繼續擴大推進光伏發電應用的“金太陽示范工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