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排責任中國期待模式創新
節能減排的壓力,對于中國來說已經迫在眉睫。
中國在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上,承諾到2020年單位GDP的碳排放下降40%-45%。對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盧中原表示,如果到2020年中國目前的發展方式沒有大的改變,高能耗產業沒有明顯下降,中國的碳強度大概只能下降35%,比在國際上的承諾少10%—15%。
如果說國際承諾距離我們尚遠,那么去年底以來,不少省份拉閘限電、甚至斷電的現象,則讓不少耗能企業痛感無奈。原因在于,“十一五”期間規定了嚴格的節能指標。據悉“十二五”的規劃將會認定更高的節能指標,對政府、對企業的新一輪壓力,讓節能之路顯得毫不輕松。
經濟轉型勢在必行,發展創新型的節能服務行業同樣刻不容緩。這在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專家牽頭,由國家發改委、環保部、建設部、科技部、財政部、國家能源局等9個國家部委的有關領導和專家組成的課題組,所研討的“理想偉業節能超市創新運營模式案例研究”中,可以看出一絲端倪。
專家認為,節能服務行業的模式創新,將有機會破解節能的難題,進一步推動節能減排的實施力度。在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辦的“中國節能服務行業發展戰略暨理想偉業節能超市創新運營模式案例研究”開題研討會上,這一觀點再次成為共識。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作為中央決策咨詢機構,將通過對我國節能服務行業在參與節能減排服務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進行深入的研究,并解析北京理想偉業節能投資有限公司的“中國首家節能超市”運營模式。
據了解,理想偉業推出的“中國首家節能超市”是該課題的唯一討論案例,最終形成的課題研究報告,也將供國家有關部門制訂政策時參考,相關成功經驗也將獲得推廣。
“節能超市”,有何模式創新之處?
產業整合為節能時代提速
“一站式”是“節能超市”的最大特點。理想偉業的做法是,針對節能服務市場供需不平衡、信息不對稱的產業瓶頸和市場需求,以“超市”的形式,提供服務便捷化、區域連鎖化,能夠滿足耗能用戶不同需求的集成式服務。
與人們耳熟能詳的“合同能源管理”相比,理想偉業的“節能超市”是一種延伸和升級,堪稱四位一體:為節能制造企業,提供流暢的銷售渠道;為能耗企業,提供合理的技術解決方案;為節能投資機構,提供企業改造項目和合作的機會;為節能服務提供商,提供投資融資支持,推動節能項目的成功。
理想偉業董事長朱彬彬表示,這種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的模式,有利于為節能服務產業鏈提供全方位整合推進。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