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西省水利科學研究院與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簡稱CSIRO)合作項目“中國鄱陽湖非點源營養元素截留與回收研究”日前正式啟動。這個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將對中國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農業污染問題進行研究,尋求減輕農業污染的產生。
江西省水利廳副廳長楊丕龍介紹,這次項目合作研究時間為三年,分兩期進行,預計項目總投資約800萬元人民幣。這個項目技術的應用將減少由農業非點源進入鄱陽湖及其濕地的營養元素并加以回收利用。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近年來隨著經濟快速發展,也帶來鄱陽湖水生態保護方面的工農業廢水污染等諸多問題。為了保護好鄱陽湖一湖清水,江西已陸續開展一系列科研與治理研究。
江西省水利廳對外合作與科技處處長黎文杰告訴記者,合作研究項目是針對進入鄱陽湖及其濕地水體中氮、磷以及其他污染物的特征,篩選出江西省可用于農田污水處理的工業、采礦業、礦物加工業的副產品材料,采用室內試驗與田間試驗相結合的手段評價副產品材料對氮、磷以及有毒金屬/非金屬污染物的吸附、螯合能力,并尋求吸附氮、磷的工礦業副產品材料用于環境營養改良劑的循環利用方式。
CSIRO是澳大利亞國家級研究機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研究機構之一,其下屬研究機構水土資源所共有600多名研究人員,研究領域包括為河流和地下水資源保護、農業和工業節水、城市和工業廢水的循環使用提供更新更好的方法;解決環境污染問題;設計農業灌溉系統等。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