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讀《節能減排“十二五”規劃》可以發現,在“完善促進節能減排的經濟政策”一項中,提出了落實國家支持節能減排的稅收優惠政策,改革資源稅,加快推進環境保護稅立法工作,調整進出口稅收政策,合理調整消費稅范圍和稅率結構。
在如何運用財稅政策方面發達國家的經驗也給我國未來的發展帶來啟示。東北財經大學財稅學院副教授周波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不僅政府要有財政投入,也要通過稅收激勵政策,刺激清潔能源消費,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另外,節能減排不應只針對企業,還應通過稅收政策,刺激節能環保產品的市場需求,擴大企業的盈利空間,從而鼓勵企業加強節能減排。
稅收專家表示,以往我國在制定財稅政策時是以鼓勵為主,通過減免稅收鼓勵發展,通過征收限制消費。而在限制低能效類產品和產業發展發面,還需進一步利用政策組合的效果支持節能減排產業的發展。
對于未來如何促進節能環保業的長足發展,以及如何規劃對于這4萬億元的“碳蛋糕”,解振華強調,碳市場交易與政府責任是分不開的。政府未來應加強鼓勵性經濟政策的制定,如從價格、稅收、財政支持及一些配套經濟政策方面鼓勵企業節能減排,增加交易的市場潛力和活力。另外,政府還會提高對交易市場的監管力度,以期促進“碳蛋糕”的順利分配。
專家建議,可采取包括政府投資、政府采購和財政貼息等財稅激勵機制,引導企業使用先進技術,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同時,鑒于目前我國產業結構中,相當大部分的技術還相對落后,其產生的排放和污染比較大,可采取懲罰機制,提高產能落后企業的稅收負擔,降低其盈利空間,通過倒逼機制加強其節能減排效果或者使其自動退出市場。
在市場普遍關注的改革和完善資源稅方面,財稅專家建議充分考慮產品價值與資源稀缺程度,抑制不合理需求。
2013年中央投資向節能減排領域傾斜
專家表示,從高層決策的最新動向看,民生投入將是明年重點
12月18日,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明確表示,要發揮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中央預算內投資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鎮基礎設施、“三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節能減排和生態環保、自主創新和結構調整、欠發達地區等領域。
日前,中國年度最高層次的經濟決策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閉幕。對于已經公布的2013年的經濟工作計劃,業內普遍認為與以往保持了較高一致性,要促進國內消費,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加快城鎮化進程等。會議明確提出,將消費擺在了基礎性的地位,而讓投資起關鍵性的作用,并且強調要增加并引導好民間投資,在打基礎、利長遠、惠民生、又不會造成重復建設的基礎設施領域加大公共投資力度。
發改委的表態,更明確指出了2013年中央投資的結構和方向。
對于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有關投資的表述,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中央對于投資在經濟增長中地位的考慮不同于往年,透露出積極的改革信號。2013年的中央投資安排更多的是強調要尊重經濟和市場的規律。
他認為,2013年的投資安排,無論在規模還是在結構上,將打破舊有的思路,會考慮與資源相配及不同地區、不同產業發展的需要。
從已經出臺的部分投資安排來看,2013年投資仍會“唱大戲”。
目前,根據國家發改委運輸所完成的《2012-2013年中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報告》統計,2013年,已批準的項目將進入規模建設階段,城軌投資規模有望達到2800億元-2900億元。
根據國內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規劃編制和報批的進展,預計在2013年,將獲得批準新一輪軌道交通近期建設規劃的城市為:西安市、天津市、重慶市、成都市、杭州市、寧波市、昆明市、青島市、無錫市和東莞等10個以上城市;預計在2013年,徐州市、溫州市作為新增城市將會獲得批準。屆時,我國獲得國家批準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將達到37個,城市建設繼續高居世界第一。
而對于中央投資的結構,趙錫軍表示,從經濟工作會議的表述看,中央投資安排將繼續側重基礎設施,包括鐵路、公路;民生,包括醫療衛生、公共設施以及環保建設等方面。
招商證券報告也分析,從近期政治局會議的定調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明確信號來看,穩增長仍是明年宏觀調控的重心,政府投資仍維持重點基建工程,同時推進農田水利、環保、農業物質技術裝備、綠色和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投資。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