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上述原因,國星光電、浙江生輝和北京朗波爾等股東,自然也不愿意采用旭瑞光電的芯片。而按照當初旭瑞光電成立的設想,國星光電、浙江生輝和北京朗波爾應該是旭瑞光電LED芯片的下游客戶。
北京朗波爾一位內部人士透露,公司采用的是其它國際品牌的LED燈珠,從沒有用過旭瑞光電的芯片。
國星光電有關人士表示,國星光電之所以也發展LED外延片項目,就是對旭瑞光電的投資沒有信心。國星光電寧波銷售中心的一位銷售人員透露,公司正在與浙江生輝洽談合作,希望成為其LED芯片供應商。
股東對待旭瑞光電的態度,可以想像旭瑞光電市場拓展的艱難。國內多家中小LED封裝廠家均表示,自己只知道有旭明光電,根本沒有聽過旭瑞光電的芯片。
等待救贖
鬧劇還在持續,因為旭明光電的狀況也不容樂觀。
旭明光電公布的業績顯示,其2012財年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2011年9月-2012年2月)均處于虧損狀況。
旭明光電CEO段忠在業績電話會議上說,公司業績虧損主要原因是:市場供過于求,導致LED芯片價格下滑。
有意思的是,段忠還表示,旭明光電的前景,很大程度取決于中國大陸旭瑞光電的成功。的確在段忠說這番話時,旭瑞光電還沒有停產,但旭瑞光電的虧損狀況,相信作為大股東的旭明光電應該一清二楚。
如此以來,誰能成為旭瑞光電的救贖者?
從國內多家L E D芯片廠家高層了解到, 1臺MOCVD停產一天的損失約為1萬元(包含設備折舊費用),而停機的MOCVD設備再次啟動,將至少需要1個月的調試周期。上述高層還指出,如果想要L E D芯片價格得到規模效應的體現,至少需要20臺MOCVD。目前旭瑞光電僅有11臺,4臺MOCVD已停產,也不知道要停產到何時,其中的損失已無法計算。若繼續增加MOCVD設備數量,資金又從何而來。
因為虧損,旭明光電股價節節跳水,在美國的市值已大幅縮水至不足1億美金,給旭瑞光電“輸血”可能性并不大。種種問題,均嚴峻地擺在旭瑞光電新的管理團隊面前。
旭瑞光電一位內部人士透露,旭瑞光電最近又開始向佛山市南海區政府申請3000萬元的補貼,目前正在審核過程中。或許這也是,旭瑞光電停產消息至今還沒有外傳的原因。
“投資旭瑞光電是政府的行為,我們并沒有參與旭瑞光電的運營。”南海區高技術產業投資公司有關人士拒絕了采訪要求。而我們多次致電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有關負責人,也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知情人士透露,旭瑞光電股東之間最近已多次接觸,國星光電曾提出收購旭瑞光電,并提出解決方案:即國星光電自己只做小功率LED芯片,旭瑞光電做大功率LED芯片。但這一方案并沒有獲得其它股東同意。
據悉,最終商談的結果是,旭明光電決定收購其它股東的股份,真正成為持股超過50%的控股股東。但各方在收購價格上又出現分岐,其它股東希望兩年的投資應該有所回報,每股報價3元,而當初入股的價格為每股2.11元。
不過,旭明光電似乎并沒有同意這一價格。還要商談多久,旭瑞光電還能經得起長時間的折騰嗎?
文章來源《新產業》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