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入口免费视_亚洲深夜福利在线观看_日韩高清三区_桃色av一区二区

您好,歡迎來到綠色節能環保網 [請登錄] [免費注冊]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行業新聞 > 行業要聞 » 正文

"十一五"節能減排成績突出省(市)減排工作成果及經驗介紹

發布時間:2011年9月28日 來源:中國環境報

....


  上海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


  "十一五"時期,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上海堅持把節能減排作為貫徹科學發展觀的戰略舉措和率先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經過各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2010年上海市COD和SO2減排比例分列全國第一和第二。


  抓住重點減排工程建設,為全面完成污染減排目標奠定了堅實基礎。"十一五"期間,上海新改擴建污水處理廠30余座,污水處理能力從"十五"末的471萬噸/天提升到684萬噸/天,城鎮污水處理率從70.2%提高到81.9%,污水管網累計達6840公里;累計建成了1412.4萬千瓦機組的脫硫設施,同時關停了178.4萬千瓦小火電機組;建設了外高橋電廠和石洞口電廠脫硫石膏煅燒示范線,解決了脫硫機組的后顧之憂;按照"減量化、穩定化、資源化"的要求,持續推進10項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工程。


  凸顯政策引導和經濟激勵亮點,有效地挖掘了企業減排潛力,實現了早減排、多減排。一是建立了節能減排專項資金。"十一五"期間共安排了約30多億元,專門用于支持節能減排項目。二是加強重點減排項目的政策激勵力度。制定并落實了燃煤電廠脫硫設施建設和上網電價補貼政策,延續了郊區污水廠網建設補貼等激勵政策,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快減排關鍵工程實施。三是落實超量減排獎勵政策。先后制定了COD超量削減補貼政策和SO2超量削減獎勵政策。2008年~2010年,共有98家(次)污水處理廠和28家(次)脫硫燃煤電廠享受超量削減獎勵政策,總獎勵金額達到3.8億元。


  以"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為載體,以抓落實為突破口,建立污染減排常態長效機制。從2000年起,上海市按照"四個有利于"和"三重三評"的原則,滾動實施"環保三年行動計劃",選擇市民普遍關心的5項重點,集中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治理,取得了重大突破。為切實推動"十一五"污染減排工作,上海市將污染減排的推進、管理和考核列入了"環保三年行動計劃",逐步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合作、市區聯動"的污染減排目標責任體系和工作推進機制。市環保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化委、市財政局、市水務局等部門狠抓組織落實、協調推進和政策保障。城投公司、電力股份公司等責任單位按節點要求推進減排工程建設,加強減排設施運行管理。各區縣政府按照"環保三年行動計劃"的要求,認真組織落實各項措施,為完成全市污染減排目標做出了應有貢獻。


  陜西


  打贏減排反擊戰


  “十一五”期間,陜西省污染減排工作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頂住了GDP年均增長14.9%帶來的污染減排壓力,積極采取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快重點減排項目建設等一系列措施,最終超額完成減排任務,贏得了西部第一的位置,打了一場漂亮的減排“反擊戰”。


  在逆境中艱難起步,形成了共同推進的格局。“十一五”初期,陜西省經濟開始加速發展,但全省產業結構重型化的格局卻沒有改變,加上高消耗、高排污的傳統發展方式,導致2006年兩項減排指標不降反升。環境質量更是不容樂觀。境內的渭河化學需氧量、氨氮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近27萬噸,超過環境容量的4倍。10個地級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僅有242天~305天,酸雨頻頻出現。為此,從2007年開始,主要污染物減排指標被列為全省綜合性考核主要內容,實行“一票否決”;建立污染減排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省人大、省政協每年都把環境保護和污染減排作為執法檢查和民生監督的重點;省環保廳強化了污染減排工作的考核和監督。全省范圍內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配合、企業主體、環保監督,全社會共同推進”的減排工作格局。


  加快建設步伐,減排工程提前一年實現規劃目標。5年來,陜西省把燃煤電廠脫硫和城市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作為重中之重,統一資金、統一安排、統一檢查考核。2010年底,全省火電裝機容量達到2236.1萬千瓦,其中10萬千瓦以上共50臺燃煤機組建成脫硫設施,占總裝機容量的93.3%,是2005年的17.4倍。按照“企業建廠,政府建網,企業運營,政府監管”的建設運營模式,全省共建成投運污水處理廠73座,日處理能力達到254.25萬噸,是2005年處理能力的4.6倍。渭河流域更是提前一年實現了國家要求的污水處理率達到70%以上目標。


  落后產能大量退出,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把淘汰落后產能、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優化全省經濟發展方式的首要突破口,通過堅持產業政策引領節能減排、推廣先進技術挖掘減排潛力等措施,從源頭上控制“兩高一資”行業的快速增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并呈現出區域產業特色。


  經濟政策發揮效益,長效機制逐步建立。5年來,通過實施“以大帶小”、“以獎代補”等一系列環境經濟政策,建立起一套標本兼治的激勵約束機制。2010年,重點開展渭河上下游水污染補償,渭河干流4個市上繳290萬元生態補償金;經財政部、環境保護部批準,陜西成為西北首家開展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試點省份。

4頁 當前為第 4[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末頁]


(官方微信號:chinajnhb)
(掃一掃,節能環保信息隨手掌控)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阿鲁科尔沁旗| 商水县| 长海县| 宜宾市| 新晃| 乐昌市| 香港| 余江县| 资源县| 镇赉县| 龙江县| 汉阴县| 阿城市| 读书| 贵定县| 女性| 黑河市| 申扎县| 玛曲县| 抚松县| 铁岭县| 大洼县| 望江县| 乌兰浩特市| 宁阳县| 蕲春县| 灵台县| 黄冈市| 鞍山市| 祁阳县| 云梦县| 陇川县| 乌海市| 南康市| 从化市| 塔河县| 江都市| 农安县| 兴城市| 乳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