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就是末端攔截。尤其是南方種水稻的時候,要田間排水,要曬干,叫做烤田,有這樣的生長階段,它必須要把田里的水排出去,這時候最好是用田邊地頭的溝渠,因為排出來的水都是富營養的,暫時存放,然后在需要灌溉的時候再灌回去,如果直接排到外部的水體或者是飲用水源地就會造成了富營養化,造成污染。
還有就是在需要保護的敏感水體和農田之間有一些緩沖帶,有一些攔截區,就是攔截這些富營養的水體,有的是工程措施,緩沖帶的工程措施。像太湖的保護,在太湖周邊和農田之間,有的小的溝渠可以攔截住,就能夠保護到目標水體。
主持人:剛才說到化肥使用適當,對整個農業生產過程是一個促進作用。化肥使用后有沒有廢棄物?比如說包裝袋。
單艷紅:化肥方面不存在這個問題,但農藥會存在這個問題,農藥本身是有毒的,在包裝上存在合理處置的問題。
主持人:好的,下面請卜研究員給我們談談農藥導則的情況。
卜元卿:剛才主持人談到農藥包裝袋的廢棄物問題,我們從這兒談起,農藥包裝袋確實存在處置的問題,因為化肥對莊稼來說、對地來說至少是一個營養品,我們營養品不能吃得過剩。但農藥是藥,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是“是藥三分毒”,那農藥是給誰吃的呢?是給莊稼的害蟲吃的,吃了藥之后讓它死掉,顯然農藥對環境的危害更大。這就是我們環保部為什么要制定《農藥使用環境安全技術導則》的一個原因。因為農藥在使用之后的監管,這塊基本上還是空白,所以我們標準的提出彌補了這塊的空白,在我們這個導則當中,主要有三個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用藥的原則,怎樣用藥?
第一個原則是要保護環境的安全,要有環境的友好性。第二個原則是科學用藥,因為中國這么多人,要保證良好安全的問題,糧食的產量還是要保證的,不能被害蟲都吃光,我們還是要科學得用藥。
在導則中的第二部分內容,我們怎樣用藥、用好藥保護好環境、保護好土壤、保護好飲用水、保護好環境生物,也保護好我們的食品安全、糧食安全。
最后一部分內容是農藥使用,我們從管理的角度應該做哪些措施,來保證前面的技術能夠很好地順暢執行下去。主要是這么幾塊內容。
主持人:剛才聽了幾位的介紹,讓我們深受啟發。最后想請劉司長來跟我們談談環保部對農村環保科普的“十二五”工作藍圖。
劉志全:“十二五”是我們經濟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們農村環境保護快速發展的一個時期,因此我們針對農村的環境保護科普工作,我們將重點推進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持續開發農村環保科普,圖書和系列影視作品,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以飲用安全、科學使用化肥農藥、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村鎮生活污染防治、沼氣等新能源使用、秸稈綜合利用、綠色食品生產等為重點內容,打造農村環保科普系列作品。把這些作品向全國進行擴散。這是從頂層上開展工作。
二是我們制定了一個目標,繼續持續推進農村環保科普工作,提高農民的科學素質,持續開展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計劃,這個科普行動計劃是我們的一個品牌,歷時很多年了,我們會繼續推進這個品牌。我們力爭到2015年全國50%的省市主動在開展“千鄉萬村環保科普行動”,探索農村環保科普工作深入開展的長效機制,想把這項工作再扎實推動起來。
三是加強農村基層環保科普能力建設。向農村中小學、村黨員活動室、農村成人文化技術學校、文化站和有條件的鄉鎮企業、農村專業技術協會等農民合作組織,贈送環保科技知識圖書、展教品,發展鄉村環保科普活動場所;針對農業教育、科研、推廣工作者和行政干部開展農村環保科普知識講座和培訓;建設能夠在基層,特別是深入農村和西部地區開展環保科普活動的志愿者隊伍。這是從能力建設上來講的。
四是打造農村環保科技傳播媒體品牌。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推動環保科普的宣傳和擴散。應該說動員各方面的力量,我們既要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還要動員中介機構和企業家、社會和市場的力量來推動公益性工作的開展。應該說“十一五”我們做了一些嘗試,“十二五”我們將在這個方面加大力度,探索政府、市場、社會共同推進公益性環保科普工作,形成這樣的一個局面。特別是推動“三農”問題,配合國家在“三農”問題上起到促進的作用。而且把創作不同的宣傳產品,向廣大農村和邊遠地區、民族地區擴散。
最后我們要集成和共享農村環保科普資源,我們“十二五”在開發建成數字化環保科普信息資源庫和共享交流平臺,集成國內現有環保科普圖書、期刊、掛圖、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藝作品以及圖片等各類科普信息,通過互聯網為社會和農民提供環保科普資源支持。當然我們在科普資源方面還會嘗試把我們現在科學的成果和項目,在項目的產出的時候,探索產出的時候同時產出科普的產品,現在也開展了這方面的嘗試,我們和中國科協也想在這個方面,包括與科技部一同推動這項工作。
謝謝人民網提供這個條件,也是對我們環保工作的支持。
主持人:再次感謝三位接受我們的采訪,讓我們對環保科普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今天的節目就是這樣了,感謝您的收看。再見。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