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從2011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獲悉,2011年我國主要污染物減排任務已經確定,同2010年相比,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和氮氧化物四種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均要下降1.5%。
“考慮到‘十二五’開局各地的投資沖動高漲,國際經濟日趨回暖,以及需要時間部署新增約束性指標,污染減排任務相當艱巨。”環境保護部部長周生賢說。
據介紹,今年我國將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并嚴格執行造紙、紡織、皮革、化工等行業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標準,嚴格執行產業政策和國家下達的落后產能關停計劃。繼續強化工程減排和管理減排。全面啟動縣縣建設污水處理廠工程,開展農業源污染減排工程建設。繼續加強燃煤電廠脫硫,切實加強電廠脫硝,嚴格控制機動車尾氣排放。深入研究城鎮污水處理廠脫氮、化工行業氨氮處理、污水處理廠污泥和垃圾滲濾液處理處置等關鍵技術。切實加強環境監管,確保已建成污染治理設施有效穩定運行。
我國還將積極完善有利于減排的政策機制。研究出臺非電行業脫硫、火電行業脫硝電價優惠政策,適度提高城鎮污水處理收費和排污收費標準,建立企業和地區減排財政補貼激勵機制。推進主要污染物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工作。出臺鼓勵農業源污染防治的經濟政策,研究制定促進有機肥使用、秸稈和畜禽糞便等農村廢棄物綜合利用、有機農產品發展的財政扶持政策。在重點區域和城市開展機動車排污費試點。
同時,我國將深化建設項目環評。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業低水平重復建設,加快推進落后產能淘汰和兼并重組。對化工石化類項目,堅持規劃環評先行,優化項目布局,明確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和要求;對位于飲用水源地附近、江河兩岸、人口密集地區等環境敏感地區的石化項目,要特別慎重審批。對鋼鐵行業建設項目,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對水電行業建設項目嚴把環評關。
周生賢表示,我國還將健全環境風險防范與應急管理工作機制。集中開展沿江沿河沿湖化工企業綜合整治,全力遏制化工行業環境事件高發勢頭。突出環境應急預案建設和管理,妥善處置各類突發環境事件。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