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全世界都在談低碳經濟,但我國的建筑節能產業卻發展緩慢。在2010年亞太空間設計師協會年會新聞發布會上,中國建筑裝飾協會總設計師房箴給出了這樣的判斷。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其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和追求綠色GDP。有數據顯示,全球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來自建筑物,建筑節能越來越成為全球推廣低碳經濟的大勢趨。
中國建筑裝飾協會常務副會長徐朋說:“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和上海世博會園區建設的加快,國際設計界將更多的目光投向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建筑市場和建筑裝飾市場,中國城鄉建設的熱潮帶動建筑與室內設計的創作空前繁榮起來,同時也有不少問題隨之產生。”
房箴說,中國綠色節能建筑產業發展緩慢,市場監管不到位是主要原因之一,如環境照明,不光要考慮節能問題,還要把是否造成光污染也納入質量監督范圍。另外,由于節能產品大多價格較高,開發商考慮到建筑成本問題必然舍棄節能產品,這樣就出現在建設過程中不按國家標準進行監管的現象。房箴認為,監管部門應該加強使用綠色節能建筑材料的行政立法建設。
“目前,盡管國內推出許多節能環保的建筑類產品,但市場認可度較低。”房箴說,節能產品的生產企業因產品不被市場認可而夭折的例子很多。
房箴說,另外,與國外崇尚簡單自然的DIY式裝修理念不同,中國老百姓一旦耗其畢生積蓄購買到住房,大多想著一勞永逸、傳宗接代,因此,中國家庭在裝飾設計上喜歡充分展示。其實,在小范圍內安放各種紛繁復雜的家具、裝飾也會造成室內空氣污染。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