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財政部、科技部、住建部、國家能源局在北京聯合舉行會議,為首批13個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授牌,保定高新區登臺捧牌。12月9日,保定國家高新區舉行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揭牌暨英利10GW金太陽工程啟動儀式,拉開了光伏發電設備大規模應用的序幕。
保定高新區將在未來幾年投資17億多元,在超過300萬平方米的工廠屋頂,改造安裝光伏發電組件,總裝機容量可達100兆瓦,一期建設20兆瓦。預計項目建成后,年均發電12600萬千瓦時,可在工業供電高峰時緩解電網壓力。這標志著保定高新區光伏產業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
保定高新區擁有全國一流的光伏產業鏈,這是其能夠成功入選中國首批國家光伏發電集中應用示范區的最大原因。多年來,保定高新區著眼發揮“中國電谷”建設主力軍作用,大力支持引導光伏發電產業發展,實施抓龍頭促規模擴張,抓創新促產業升級和產業聚集,產業鏈向細化延伸戰略,光伏產業發展迅猛。
集群發展 完善光伏產業鏈
產業聚集產生強大帶動力,保定高新區的光伏產業發展勢頭迅猛,已形成覆蓋太陽能光伏產品研發、制造、應用的完整產業鏈,并在光熱發電、太陽能電站、太陽能建筑一體化技術領域取得突破,目前已聚集相關企業60余家,構成了完整的產業體系。英利集團已成為國內惟一的擁有全產業鏈的太陽能光伏電池生產企業和世界領先的光伏產品制造企業。天威薄膜光伏擁有全國最先進的薄膜光伏電池生產線。大正太陽能、維特瑞交通設施、榮毅集團等一大批光電應用產品研發制造企業不斷向園區聚集,形成了從硅原料生產、光伏組件成品制造,到交通信號燈、路燈等應用性產品設計生產一條完整的風電產業鏈條,初步形成了晶體硅光伏電池、非晶硅光伏電池兩大專業園區。企業向園區的聚集和全產業鏈發展優化了企業合作,提高了創新效率的同時,極大降低了生產成本,使“中國電谷”光伏發電產業競爭力明顯提高。
創新驅動 引領產業升級
科技創新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靈魂。保定高新區積極營造有利于光伏發電企業發展的環境,2009年園區投入研發經費超過5億元,支持企業科技創新資金2億元。保定高新區擁有國家光伏材料與技術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以上研發中心4個。英利公司自主研發科技成果500多項,擁有十多項專利,掌握了世界最先進的太陽能光伏發電成套技術,硅片、電池和組件生產線均處于國際領先水平;六九硅業斥資2500萬美元買斷國外最新技術,采用國際領先的新硅烷工藝,并在此基礎上消化吸收再創新,目前已申請4項發明專利;大正太陽能在LED照明領域擁有發明專利5項。天威薄膜光伏公司依托入選“千人計劃”中的兩位博士,將非晶硅薄膜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提升到9%,位居國內前列。在光伏應用服務方面,英利集團承建的62兆瓦葡萄牙茂拉光伏電站項目是國際上最大的光伏電站項目,電谷錦江酒店是世界首座太陽能光伏電站與五星級酒店一體化建筑,年發電量超過50萬度。自主創新極大地增強了企業核心競爭力和產品市場占有率,為“中國電谷”光電產業在激烈的競爭中贏得了話語權。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