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經濟社會和資源環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高水資源保障能力,深圳昨日通過最新一期《政府公報》發布了《關于加強雨水和再生水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建成符合低沖擊開發要求的生態示范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至少達到80%。
深圳需水缺口將達6.94億立方米
傍水而居的海濱城市深圳,其實是全國七大嚴重缺水城市之一。70%以上用水靠市外的東江引入。按實際人口計算,目前人均水資源擁有量不足160立方米,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12和廣東省的1/11。近年來,隨著東江沿岸其他區域的強勁發展,深圳新增境外引水難度越來越大。
“根據規劃,到2020年深圳總需水量將達到26.20億立方米,境內可開發利用水資源3.33億立方米,境外可引水量15.93億立方米,需水缺口達6.94億立方米。”《意見》提出,在構建開源節流并舉、外引內蓄并重、開發保護并進的傳統水資源保障體系基礎上,加大非傳統水資源的開發力度,解決水資源短缺難題,構筑完善的水資源保障體系,已成為當前深圳面臨的重大課題。
如何緩解日益緊張的缺水難題呢?降水量較為豐富的深圳把目光投向了雨水、污水回收等再生水資源。
“雨洪、污水資源利用潛力巨大,再生水回用、雨洪資源利用技術等方面已具備較大優勢,較好的經濟基礎和較強的公共財力,也為開發雨水和再生水資源提供了充分的資金保障。”《意見》提出,深圳爭取到2020年,建成符合低沖擊開發要求的生態示范市,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至少達到80%,其中可替代城市自來水供水的水量達到20%,其余以河道景觀水的補水為主?;窘ǔ刹季趾侠?、系統科學的城市雨水和再生水供水系統,形成“分質供水”的城市供水體系。
以后沖廁等將主要使用雨水和再生水
《意見》提出,要在全市域利用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后的出水和非水源地的小型水庫、山塘及河道等收集的降雨,經適當處理,送入城市雨水和再生水系統加以利用?,F階段,深圳的雨水和再生水主要用于生態、景觀用水,未來將主要用于工業冷卻用水、電子工業的初級原料水、沖廁、空調冷卻以及綠化、道路澆灑等城市雜用水,以獲取更大的水資源補充。
《意見》提出,要將雨水和再生水系統建設項目納入城市基礎設施總體建設計劃中統籌開展;凡是深圳市政雨水和再生水系統覆蓋的區域,用戶均應優先使用雨水和再生水;市政雨水和再生水系統尚未覆蓋的區域,用戶可自建雨水和再生水利用設施,也可暫時使用自來水;將優先推進工商業集中的新城片區建設雨水和再生水系統。光明新城、龍華新城、坪山新城及前海片區等區域的雨水和再生水系統建設,應與新區建設同步規劃和實施,同時投入使用。而類似羅湖等老城區,則主要通過舊城改造和城市更新項目等逐步推進雨水和再生水系統建設。
為鼓勵市民主動使用雨水和再生水,深圳還將建立鼓勵使用雨水和再生水的價格機制?!兑庖姟诽岢?,收取的雨水和再生水費應略低于同期的原水費,不得利用收取雨水和再生水費代收任何其他費用。用戶使用城市雨水和再生水系統的,將免收污水處理費、水資源費,3年內的水費予以減半收??;用戶從已有用水設施改用雨水和再生水的,可按改造后的雨水和再生水資源利用規模給予一定獎勵。運營初期,收取的雨水和再生水費不足以彌補雨水和再生水運營成本時,由財政予以補貼,以確保雨水和再生水價格優勢,鼓勵用戶使用雨水和再生水替代自來水。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