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北京/墨西哥坎昆 12月5日)作為本次坎昆氣候大會的邊會之一,全球第一屆世界氣候峰會今日在墨西哥坎昆市召開,會議主題為: “尋求應對氣候變化的解決方案”。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秘書長李怒云博士應邀出席,并在其間的領袖論壇上介紹了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的運行模式與實踐。中國在林業碳匯領域的成果吸引了現場300多位氣候專家、企業家和政界精英的高度關注。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為企業和公眾搭建了一個通過林業措施“儲存碳信用、踐行企業社會責任、提高農民收入、改善生態環境”四位一體的公益平臺。2010年10月,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出資375萬元,在中國山西省造碳匯林5000畝,以抵消聯合國氣候變化天津會議所產生的碳排放。
李怒云秘書長表示:“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施手段上,中國的大型生態工程建設都與減少毀林和森林退化排放及增加保護和可持續管理森林碳匯機制(REDD+)有異曲同工之效。”
中國林業對減緩全球氣候變暖做出了重大貢獻。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發布的《2010年全球森林資源評估報告》,2005年至2010年,世界森林面積增加最快的區域是中國。李怒云談到,中國政府承諾到2020年,將比2005年增加森林面積4000萬公頃,增加森林蓄積13億立方米。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和減少毀林等措施積累的林業碳匯,不僅具有顯著的減緩氣候變暖的作用,而且具有成本比工業減排低、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增加當地農民就業收入等諸多優點。
2010年7月,中國國務院批準成立了中國第一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主旨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企業和個人均可捐資到該基金會,實施碳匯造林、森林經營、森林保護等項目。林木所吸收的二氧化碳記入企業和個人碳匯賬戶并在網上公示。
據李怒云秘書長介紹,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已經建立了一套包括碳匯生產、計量、監測、核證、注冊的標準體系,該體系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規則接軌。例如,碳匯賬戶上的每一噸二氧化碳都有一片相應的樹林。這片樹林除了吸收二氧化碳外,還使農民通過參與造林、森林經營等活動獲得就業機會和經濟收入,從而提高生活水平,同時,保護了生物多樣性 ,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體現了森林的多功能。
林業碳匯由于其可操作性較強而成為本次坎昆氣候大會的關注熱點之一。據悉,本次大會還特設了“森林日”以討論林業碳匯在減緩全球氣候變暖的重要作用。
關于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
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于2010年7月在中國民政部注冊成立,業務主管單位為國家林業局。本基金會是經中國國務院批準的中國第一家以增匯減排、應對氣候變化為主旨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
基金會宗旨:致力于推進以應對氣候變化為目的的植樹造林、森林經營、減少毀林和其他相關的增匯減排活動,普及有關知識,提高公眾應對氣候變化意識和能力,支持和完善中國森林生態補償機制?;饡h:參與碳補償 消除碳足跡。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