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迫于項目開發者的需求,在國家太陽能計劃的推動下,在2011年后允許使用國外光伏電池。這一舉措將使得印度能夠更容易并且更廉價的滿足印度2022年的10GW的光伏安裝量和10GW的光熱安裝量這一目標。但同時,這也將引發一系列該國的領先光伏制造商運用政策手段聚集示意要得到地方保護,避免過低成本的進口。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部長FarooqAbdullah已經明確表示他打算利用660億美元將印度打造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太陽能制造工廠。
光伏項目第一期工程共計500MW將分兩批進行。第一批150MW將對國外的電池和組件開放,但是剩下的350MW,包括δ來的批次,將不再運用國外的產品。該計劃將分三部分安裝。
直到第一批項目收到肯定后,政府才可能正式的修改法案,官員私下承認了它們允許使用國外制造電池的可能性。新德里制造商AzureSolar選擇了尚德的組件,并表示說它比當地人的產品都便宜。
Azure的首席執行官表示,“國家太陽能計劃不僅僅是為了惠及少數的印度工廠老板,最重要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建立了正確的生態系統能確保應對太陽能產業持續繁榮呢?我們需要更多的參與者,更多的競爭對手,更多的項目。”制造商反駁道,它們需要時間才能在成本上與中國出口巨頭英利和尚德競爭,但是它們堅持認為如果給予政策保護,就會很快的縮小差距。
“印度有著足夠的能力履行高品質產品的太陽能計劃的目標,因此,û必要引進外國的光伏設備。”MaharishiSolar經理PrakashShrivastava說道。
然而,盡管新德里似乎準備屈服于當地政策,但它前期5MW的光伏項目并û有因此而受到影響。該政策已經使一部分潛在的開發者離開了,印度最大的非國有電力開發集團TataPower最近表示,由于其它公司的限制和“侵略性”投標,它們便拒絕投標。
印度政府設立最大的光伏項目FIT為ÿ千瓦時17.91¬布,但大多數中標在11-13¬布之間。讓人諷刺的是,這個上限的目的卻是讓小企業和企業家有機會去參加一個新的行業,這使得項目更加不利于經濟,從而阻止它們進入。
Azure’sWadhwa表示,“一個5MW的項目并不能證明一個新公司的形成,一般來說,在第一批投資你將能看到其它行業的公司注意檢驗光伏部門,來觀察它們的商業模式是否有道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