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等部門發布了2010年金太陽示范工程項目名單和金太陽示范工程關鍵設備供應企業目錄。其中,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和江陰海潤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入圍晶體硅光伏組件供應商名單。
中投顧問高級研究員李勝茂指出,此次中標的晶體硅光伏組件企業,大多是想借助金太陽工程來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而對于其在工程中的盈利多少并不是太看重。顯然,這次中標的晶體硅光伏組件企業的報價明顯要低于當前市場價,在當前國內外光伏組件市場需求旺盛,國內光伏企業訂單排地較滿的情況下,這種價格差距的確挫傷了一部分企業參與金太陽工程的積極性,或者說也迫使參與金太陽工程的光伏企業不能太看重盈利。
實際上,在金太陽工程中不單是光伏組件企業的利潤率較低,項目業主盈利的難度也較大。一方面,此次金太陽工程關鍵設備的招標方式,由原先的項目業主自主招標改為了國家集中統一招標,再加上投標價格是企業能否中標的一個主要評判因素,所以相關設備企業之間的報價競爭異常激烈。在這種情況下,中標企業的報價往往遠低于當前市場正常價位,大多報出的是成本價,它們在金太陽工程中的利潤空間受到了極大擠壓。
另一方面,金太陽工程示范項目所發電力大多為自發自用,多余電力資源要并入電網銷售比較困難,并且售價較低,這就極大的影響到了項目業主的盈利能力。由于金太陽示范工程中,大多數項目的裝機容量較小,所以基本上采取的都是自發自用的運營模式,但是也有一部分項目會產生電力盈余,這部分電力并網的難度非常大,并且電網企業的收購價格往往較低,這就讓一些缺乏儲能設備的項目業主不得不浪費掉這部分電力資源,其盈利能力可想而知。
中投顧問最近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相關部門給予金太陽工程項目的支持力度還是比較大的,但是都是一次性的補貼,缺乏像國外光伏上網電價這樣的長效支持機制,這必然會給相關示范項目的盈利能力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盡快出臺國內光伏上網標桿電價是推動金太陽工程,乃至國內整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硬道理”。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