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二五”中國城市發展十大新趨勢中,明確提出:節能減排的硬約束將進一步增強,綠色低碳成為引領中國城市“十二五”發展的全新模式。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履行減排國際義務的外部壓力和中國當前人口資源環境瓶頸日益突出的內部壓力,意味著節能減排的硬約束指標將在“十二五”發展中延續。同時,“低碳”一詞,在哥本哈根會議后被人們所關注,也由此催生了房地產市場中的“低碳住宅”概念。伴隨著多年來,反復炒作的豪宅、美墅、公寓等概念,“低碳住宅”也隨之風生水起。
低碳住宅是大勢所趨
房地產業是高碳排放行業之一。相關研究數據顯示:按照目前國內房地產建設的技術水平,每建成一平米的房屋,約有0.8-1噸的碳排放;房地產建筑行業的耗能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40%-50%左右。在建成的建筑中,99%是高耗能建筑,在建設中的項目中,只有4%采取了提高能源效用的措施;伴隨著房地產建設活動所排放的建筑排放物約占城市總排放物的42%左右;房地產建筑業的拆除、建設與使用過程中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耗以及固體排放物的處理帶來巨大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所以房地產業是實實在在的一個高碳排放的行業。在低碳經濟主導這個世界發展的時代,低碳城市模式是低碳經濟的空間載體之一,傳統的高耗能、高排放的房地產行業亟須變革,低碳住宅、低碳房地產已然大勢所趨。
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常務理事、山東省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濟南綠地泉景地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民表示:“低碳住宅是大趨所勢,一些地產商已經意識到低碳、環保、環境友好應該是地產企業應該承擔的責任。濟南綠地泉景地產將更多的把低碳融入地產項目,在住宅建設中既保留新技術材料的應用外,還要把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太陽能光伏等新能源廣泛總綜合利用。”
低碳住宅市場廣闊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相比未增加節能減排技術的普通住宅,低碳住宅可節電50%、節水20%以上,但在開發過程中,成本增加5%至8%,約為200至300元/平方米。有專家算了一筆賬:以一套100平方米的房子為例,購買節能住宅增加成本約20000至30000元,按每平方米每年可節電40千瓦時計算,則一年就可以節約數千元左右,這樣購房增加成本大約幾年就可收回。
中國房地產研究會副會長、力諾瑞特總經理申文明介紹說:“目前,低碳建筑最重要的是在節能技術上的突破,當前最成熟、最便利、最有效的利用技術便是太陽能與建筑一體化技術。實現太陽能與建筑的完美融合,不僅可以實現建筑高智能化控制和居住者的高舒適度享受,還可以用不到1%的建筑成本彌補10%以上的建筑能耗,用太陽能代替95%的建筑用能,經濟、社會效益十分可觀。”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