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政協在多次關注低碳問題的基礎上就發展低碳建筑進行了專題調研。在近日召開的市政協民主議政會上,委員們與市政府有關部門負責人及專家學者一道,共同為杭州發展低碳建筑、建設生態型城市問診把脈。
科學的城市規劃是建設低碳城市的第一步。姚樹列委員說,低碳城市規劃設計,要立足使城市經濟具有蓬勃發展的活力,清潔的環境質量以及便捷舒適的交通環境。李萌委員在發言中表示,目前杭州市低碳建筑大多是零散的單體建筑,建議嘗試低碳“新集鎮”模式,引導低碳建筑集群發展。
綠色消費是低碳建筑的文化基礎。趙潔生委員認為,發展低碳建筑,應當確立政府主導意識,帶頭對一些公共設施進行低碳改造,培育生態文明氛圍。
低碳建筑與外部環境緊密相連。葉水泉委員表示,低碳建筑核心理念是以最小代價獲取最大舒適度,可以從實際出發,發展具有杭州特色的低碳建筑。“杭州有很多水系,可以為我們發展節能建筑所用。”蕭山區政協副主席朱國銘認為,建造低碳建筑時,要充分利用天然資源,讓建筑與自然和諧相處。
市政協主席孫忠煥在民主議政會上強調,提高低碳建筑工作的實效性,要明確重點、體現特色,堅持新舊并舉,重視新建建筑的低碳運用,加快推進既有建筑的節能改造,加強低碳建筑技術的研究和運用;進一步加大政策引導和扶持力度,為發展低碳建筑、創建生態城市提供有力支持;充分調動政府、企業、社會等各方面積極性,努力形成全社會共同關心、參與支持低碳建筑建設的強大合力;政府應充分發揮引領作用,認真制定低碳建筑的發展規劃,完善低碳建筑監測系統和評價體系,進一步強化考核,以扎實推進低碳建筑工作。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