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今年5月風電巨頭低價競標我國首個海上風電特許權項目之后,昨日在京舉行的風電行業首個大型機組招標再次曝出價格新低。業內人士表示,屢現的價格戰可能給整個行業的未來發展埋下隱患。
此次招標包括河北張家口壩上百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二期和新疆哈密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東南部風區,共計24個風電場項目。
剛剛上市不久的明陽風電對在新疆哈密10個項目的招標中使用3兆瓦風機投標,給出了4120元/千瓦的最低價格。金風科技則在張家口多項目中給出了3812元/千瓦的價格,創造了同類型風機價格的新低。而這比華銳風電年初對同類型風機給出的4200多元/千瓦又低了400元/千瓦左右。
從2008年開始我國風電機組價格基本以每年1000元的速度下降,根據風能協會統計,到2009年底,國產風電機組價格已從2008年年初的每千瓦6200元左右,下降到每千瓦5000元以下。
對于不斷刷新低位的投標價格,業內專家表示,這與國產化程度提高、原材料價格下降、運輸成本降低、規模效益加大等因素有關,但從目前的風機制造業整體情況來看,打價格戰也是一方面原因。
某大型風電設備制造企業相關負責人昨日告訴記者:“目前,3兆瓦風電機組在國內并無成型技術,而給出如此低的價格實在難以想象。”他還透露,雖然低價競爭意味著企業凈利潤的縮水,但由于未來新能源行業潛力巨大、風力資源又有限,企業為搶占市場掌握話語權只得打起價格戰。
此外,壓縮成本的后果是風電機組質量隱患無窮。該人士強調,長此以往,對行業發展極為不利。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