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劉秀麗近日在京接受中國經濟網記者采訪時說,我國"十一五"建筑節能規劃目標是到2010年建筑行業要實現節約1.01億噸標準煤,建設節能建筑的總面積累計要超過21.46億平方米。預測科學研究中心建立了實施建筑節能標準的經濟和環境影響評價模型,根據模型測算,我國“十一五”建筑節能目標將可以超額完成;建筑節能標準的實施可帶動我國GDP的增長。
測算結果表明,實施建筑節能標準將帶來三方面積極影響:
首先,實施建筑節能標準,不僅可以緩解我國的能源緊缺、水資源短缺的壓力,還可以節省一部分能源消費支出,同時減少很大一部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煙塵、的污染氣體排放量。
其次,實施建筑節能標準,除對兩個能源部門略有負面影響外,可以帶動如建材行業、農業等32個部門的發展。
第三,實施建筑節能標準,可以在不使GDP減少反而使其略有增加的情況下,實現建筑行業的節能減排。
因此,劉秀麗建議政府部門可以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建筑節能標準的推廣力度。
“與新建建筑相比,既有建筑節能改造仍有很大潛力可挖。”劉秀麗說,從2008年的統計數據來看,我國既有建筑能耗約占建筑總能耗的90%,未實施節能標準的建筑面積占比約為9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新建建筑能耗約占建筑總能耗的10%,未實施節能標準的建筑面積占比約為10%。可見,相對于新建建筑來說,既有建筑的節能潛力很大。但在“十一五”建筑節能任務中,既有建筑的節能任務占比約為31.9%,新建建筑的節能任務占比約為68.1%。
因此,劉秀麗建議,在對新建建筑嚴格把關,推廣實施建筑節能標準的同時,既有建筑的節能任務可適度增加。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