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推進供熱計量收費,促進節能減排,山東省物價和住建部門日前發布指導意見,推進供熱計量價格改革,在起步階段對用戶繳費實行“多退少不補”的鼓勵政策。
據了解,所謂“多退少不補”,即先按面積計算熱費一次性收
取,供熱結束后按供熱計量收費高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不再向用戶收取,低于按面積收費的部分在供暖期結束后兩個月內退還給用戶。供熱計量收費完善后,熱費結算實行“多退少補”。
據介紹,從2010年起,山東省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取消以面積計價收費,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既有大型公共建筑兩年內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實行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山東供熱計量改革來實的動真的
將建立供熱系統能耗統計、監測、考核制度,對節能成績突出的予以獎勵,對耗能大戶依法處罰
本報訊 記者耿慶海 通訊員薛希法報道 為進一步推進供熱計量改革工作,促進建筑節能,山東省近日召開會議,向全省公布了推進供熱計量改革的三大目標、四項重點、五個機制。
會議指出,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4部門提出的要求,從今年冬季采暖期開始,北方地區所有新建建筑和完成節能改造的既有建筑,由按建筑面積收費改為按實際用熱量收費,熱計量收費比例達不到全部集中供熱建筑面積25%的,不得參評國家園林城市、中國人居環境獎,不得申報國家可再生能源示范市,申報全國文明城市時不予會簽。
2008年冬季采暖期以來,山東省17個設區市、34個縣市開展了供熱計量改革試點,涉及供熱面積732萬平方米,其中401萬平方米按用熱量收費,取得初步成效。但是,由于供熱計量改革關乎群眾切身利益,涉及面廣,工作基礎和技術條件差異大,任務繁重,時間緊迫,推進難度比較大。為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4部門的要求,山東省政府提出三大目標,即從今年冬季采暖期開始,所有新竣工建筑及完成供熱計量改造的既有建筑,要取消按面積計價收費并按用熱量計價收費;2010年底前,大型公共建筑全部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按用熱量計價收費;“十二五”期間,設區城市達到50%以上節能標準的既有建筑,基本完成供熱計量改造并按用熱量計價收費。
為確保上述目標實現,山東省要求各地抓好四項重點工作。一是加快編制改革規劃。各市、縣要結合當地實際和供熱運行狀況,抓緊編制本地供熱計量改革規劃。各供熱企業要按照當地供熱計量改革規劃,盡快制訂實施方案,報經當地供熱主管部門審批后組織實施。二是科學選定技術路線。各地要以節能、降耗、節費為出發點,科學合理地選擇確定供熱計量技術路線,擺脫單純按表計量的誤區,形成供熱企業可控、居民用戶可調、政府主管部門可管制的遠程控制平臺。各供熱企業要抓緊成立供熱計量調配控制中心,完善控制、調節和智能收費系統。三是切實抓好新建、改擴建民用建筑供熱計量。要以當地供熱計量改革規劃和實施方案確定的技術路線為依據,嚴格組織施工圖設計,否則不予辦理規劃、施工許可;工程項目未按規定安裝供熱計量裝置或達不到供熱計量要求的,不得辦理竣工驗收備案手續,不得并網供熱。四是積極推動既有居住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供熱計量改造。各地要制定激勵政策,創新資金投入方式,充分調動供熱企業、產權單位、居民個人的積極性,加快既有居住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供熱計量改造進度。
山東省還將建立五個機制,為推進供熱計量改革提供保障。一是建立供熱計量資金籌措機制。各地要抓緊建立起開發建設單位出資、銀行專戶監管、供熱企業使用、供熱主管部門監督的供熱計量資金管理制度,為供熱計量改革提供可靠資金保障。二是建立供熱計量產品準入機制。嚴格實行供熱計量產品推薦目錄制度,提高準入門檻,杜絕假冒偽劣產品。供熱計量產品,必須技術可靠、先進適用,其生產、經銷企業要確保熱計量裝置、溫控閥,分別在安裝使用后的9年、15年內免費保修保換。三是建立供熱計量工程監管機制。供熱主管部門在供熱計量工程建設及改造中要承擔監管責任,在設計、施工等主要監管環節參與審查并出具審查意見,否則不予通過施工圖審查,不發施工許可,不辦竣工驗收備案。四是建立供熱計量收費價格機制。山東省近期即將出臺全省供熱計量價格指導意見,總的原則是“合理補償成本、促進節約用熱、堅持公平負擔”。各地可先按面積計算并一次性收取熱費,采暖期結束后,按照“多退少不補”的原則結算,以后逐步過渡到“多退少補”。五是建立供熱系統能耗獎懲機制。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近期將制定全省供熱系統能耗統計、監測、考核制度,實時在線監測監控供熱系統能耗。對供熱計量改革和節能成績突出的單位、個人予以表彰和獎勵,對敞開口供熱、無節制用煤的耗能大戶依法處罰。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