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將投入20輛空氣質量流動監測車
會議透露,“十一五”期間,環保部門對全省3115家核技術應用單位和放射性診療機構核發了輻射安全許可證;完成了萬余架移動通信基站、600多座輸變電設施、50多個廣播電視塔和18個稀土礦冶與加工項目的環評審批;成功應對了“5·12”汶川特大地震期間核設施及放射源應急搶險;安全收貯放射源5300枚、放射性廢物260噸;妥善處置一般輻射事件9起。
省環保廳廳長姜曉亭表示,四川今年還將開展《四川省輻射環境污染防治管理條例》的調研起草工作,制定出臺《四川省鋼鐵冶煉行業放射性水平監測管理規定》。規范和加強核與輻射安全監管,強化輻射工作人員從業資質及個人劑量監督,確保核技術應用安全。同時,還將嚴格電磁輻射環境監管,推動電磁輻射區域環評。全面開展省控輻射環境監測點位和應急監測點位監測工作,提高核與輻射應急水平。
會議透露,今年全省預計新投入20輛空氣質量流動監測車。突發情況出現需要立即測定空氣成分時,流動監測車將可以立即奔赴現場開展監測工作,為改善空氣質量提供決策依據。
溫江、雙流將試點生態文明建設
生態省建設方面,四川將對距瓣尾囊草等四川特有物種實施特殊保護,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小區,同時加大地震災區和生態脆弱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力度,編制《四川省生態脆弱區保護規劃》,推動生態脆弱區建設國內一流生態示范區域。今年還要選擇一批縣(市、區)作為第三批省級生態縣創建重點,督促郫縣、蒲江、洪雅等省級生態縣加大再創建力度,爭取新建一批省級生態縣、2~3個國家級生態縣、50個省級以上生態鄉鎮、200個生態村、150個生態小區、2000個生態家園。選擇成都市溫江區、雙流縣進行生態文明建設試點。
此外,四川今年將積極開展環保公益性課題研究。同時開展《四川省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和《四川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修訂工作。完善環保產業現狀調查,研究制定環保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加強污染治理設施運營資質管理,建立環境污染治理技術及產品示范推廣機制,建設一批環保產業基地,扶持一批環保優勢產業和企業。
將整治106個超標飲用水源地
會議透露,四川今年將開展鄉鎮飲用水源地基礎環境調查及評估,對2010年發現的106個超標飲用水源地進行整治,嚴查飲用水源保護區的污染源和環境違法行為,有效解決劃而不管、管而不力等問題,確保農村飲用水源安全。
城市污染方面,今年強化汽車環保標志管理,加強機動車尾氣污染治理,同時繼續開展城市煙塵、粉塵、揚塵、油煙、噪聲污染整治。對城市污水處理廠,所有設市城市、擴權試點縣和成都市所轄縣(區)完成垃圾滲濾液處理設施建設。
工業污染方面,今年列出100家冶金、化工、造紙、涉重等工業企業實行掛牌整治;列出50家重點企業進行清潔生產審核,開展造紙行業污染整治,全面落實《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環境經濟政策上,積極推進環境污染責任保險,今年列出60家企業進行試點,會同四川銀監局聯合發布《四川省鋼鐵行業綠色信貸指南》,加強對企業綠色信貸的指導。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