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之路:中長期建立稅收獎罰機制
記者獲悉,在我國即將出臺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下稱“規劃”)中,我國擬運用財政補貼政策鼓勵私人購買小排量節能汽車,中長期要建立基于燃料消耗量的稅收獎罰機制,引導節能汽車消費。
規劃擬推動在2011~2020年,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減免車輛購置稅,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可享受國家規定的車船稅優惠政策。
現在,推進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已展開了。6月起,深圳、上海、長春、杭州、合肥5個城市啟動私人購買插電式混合動力車最高補貼5萬元,購買純電動車最高補貼6萬元。
業內難題二:車被撞電池將漏電傷人?
本田社長伊東孝紳說,現在無論多么好的電池,都無法達到汽油車型駕駛500公里的能力。“20年時間內電動車要獲得迅速普及非常困難。”伊東孝紳稱,電動車的最佳市場將是北、上、廣等大城市,作為短距離交通工具使用。
此外,電瓶車電池安全性成為瓶頸。“燃油車被碰撞極端情況會起火爆炸,那么純電動車則可能引發乘客觸電。”一家車企負責人說。
中國之路:建立全行業共享測試平臺
比亞迪有關負責人對電池安全開出的藥方是,純電動車必須進行帶電碰撞試驗,起碼能在事故中讓車內的中央控制單元自動切斷電源,防止觸電。
本報獲悉,國家正在鼓勵組建產業聯盟支持動力電池技術研發,建立全行業共享的測試平臺。提高鋰離子電池性能和壽命,加強電池系統安全性、可靠性研究,開發新型“超級電容器”。日后將力爭形成2~3家龍頭企業。
業內難題三:充電插頭不統一咋辦?
參與制定我國和國際多項新能源汽車標準的清華大學汽車研究所所長陳全世說:“現在燃料電池、電動車充電系統和接口插頭都還沒有外國標準。”陳全世說,中國正希望積極推動統一全球標準。
HIS分析師趙俊華也說,在充電插頭上,日系和德系車就不完全一樣,兩廂、三廂汽車也可能有不同的電壓。
中國之路:充電設施標準將實施
國家電監會人士早前稱:政府計劃10月正式實施3項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標準,此外還正在組織電網公司、油企討論另外5項標準。據悉,“規劃”將明確實施標準化戰略,加快建立有產業發展的標準體系,提出要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提升我國汽車產業在國際標準化領域的地位。
中國之路:晚上充電 調動低谷電
記者獲悉,在即將公布的“規劃”中提出,要制定分時段的充電價格定價機制,引導消費者合理選擇充電時段。
陳全世說,我國電的利用率僅約45%,節能最大的潛力在電網系統,估計電網1/8的能量可以用來給電動車充電。電動車如果能利用晚上充電,就能把低谷電調動起來。
業內難題四:火電比例高過傳統汽車?
廣汽汽研院院長黃向東分析,現在純電動車每百公里約用20~30度電,折算后每百公里能耗比傳統汽車還高出10%~71%。“所以比較合理的應該是在火電成分比較少的區域嘗試推廣。”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