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
兩大區域規劃待出臺
地處我國內陸腹地的中部六個省份,在年初迎來《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這一國家層面政策支持后,正積極尋求“十二五”期間的跨越式發展。記者了解到,在已經獲得五個國家級區域規劃支持后,中部地區還將迎來兩大區域規劃。
兩大區域規劃待出臺
中部僅有六個省份,卻已經擁有五個國家級區域規劃,既有總領中部六省發展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又有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試驗區、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建設綜合改革實驗區、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和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四個指導各省發展的規劃,可見中部地區的受重視程度。
記者了解到,在中部六省份當中,僅有山西和河南還沒有國家級區域規劃,但山西“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發展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已經上報國務院,河南正在積極編制大中原經濟區規劃,也力爭上升到國家級戰略。也就是說,在《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的總領下,中部六省份還將在具有各省特色的區域規劃指導下,邁進“十二五”。
根據發改委年初發布的《促進中部地區崛起規劃》,國家對中部地區的定位是建設成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現代裝備制造及高技術產業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在總體目標上,《規劃》提出,要在2008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17833元的基礎上,到2015年爭取達到36000元,也就是說,中部地區人均GDP要在五年內實現翻番。此外,城鎮化率要提高到48%。
三省份“十二五”
規劃藍圖漸顯
按照《規劃》要求,結合地方特點,中部省份今年以來紛紛制定“十二五”規劃,中部地區“十二五”藍圖在近期越來越清晰。
據湖北省發改委副主任肖安民介紹,“十二五”時期湖北省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一是繼續全面實施“兩圈一帶”戰略,建設中部地區乃至全國性的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自主創新示范基地、優質農產品加工基地、現代物流基地和綜合交通運輸樞紐;二是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增長速度預期目標10%,確保到2020年實現人均生產總值翻兩番;三是推進經濟結構調整,明顯增加服務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在GDP中的比重。
根據安徽省“十二五”規劃綱要初稿,安徽省將充分發揮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的龍頭作用,同時繼續實施工業強省、東向發展、大力促進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發展、實施城鄉統籌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六大戰略,使經濟建設、生態建設、社會建設、文化建設邁向更高水平。安徽省2009年GDP已經突破了一萬億元,在此基礎上,安徽省將“十二五”的總量目標定位為“在2009年的基礎上再增加一萬億元”。
山西省副省長牛仁亮指出,該省編制“十二五”規劃的要點:一是圍繞工業新型化,謀劃布局傳統產業全循環、新型化、清潔化,裝備制造和新材料產業高端化;二是圍繞農業現代化,謀劃布局農業產業化、縣域工業化、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和促進農民增收;三是圍繞市域城鎮化,謀劃布局以“一核一圈三群”為主體的城鎮化推進方式和途徑;四是圍繞城鄉生態化,謀劃布局綠化山西、氣化山西、凈化山西、健康山西的推進途徑和重點;五是圍繞加快建設中西部現代物流中心和生產性服務業大省,謀劃布局現代物流、文化旅游、服務外包等產業的發展;六是圍繞健全基礎設施,謀劃布局公路、鐵路、民航、水利、通訊等領域建設重點;八是圍繞資源型經濟轉型,把推進山西省綜合“試驗區”建設方案與“十二五”規劃充分銜接。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