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建筑引領未來城市建設新趨勢
杭州要建設低碳經濟、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低碳環境、低碳社會“六位一體”的低碳城市,這既是杭州建設低碳城市的主要內容,也是杭州建設低碳城市的特色所在。
說到低碳建筑,建筑的碳排放,很容易忽略。
美國環保總署2008年報告,在溫室氣體排放中,建筑業占38%,其中居住建筑占20%。在城市,這個比例更高,大約60%的碳排放源于建筑。
在中國,每建成1平方米房屋,約釋放0.8噸碳。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報告認為,低碳建筑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最具性價比”領域,將引領未來城市建設的新趨勢。
杭州打造低碳建筑,將強調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擴大太陽能光電光熱等低碳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實施“陽光屋頂示范工程”和“屋頂綠化”計劃。
免費單車倡導低碳交通
今年初,奧斯陸氣候和環境國際研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指出,過去10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總量增加13%,而源自交通工具的碳排放增幅達到25%,是造成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什么有人不愿意坐公交車?相對來說,私家車是點對點的交通,公交車不一樣,需要從家里走到車站,又從車站走到單位。杭州推出的免費單車,就是解決雙頭的最后一公里問題,讓更多的人選擇公交出行。”王書記說。
杭州計劃,到2020年,市區公交車輛出行分擔率達到50%以上;免費單車服務體系覆蓋八城區,從現在的5萬輛增加到17.5萬輛。
杭州還在整治“一繞四線”,整個工程整治完畢后,將增加700萬平方米的綠地,相當于40個太子灣,50個柳浪聞鶯公園。
經常算算自己的碳足跡
一個人的碳足跡,可分為第一碳足跡和第二碳足跡。
第一碳足跡,是因使用化石能源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坐飛機出行,飛機消耗燃油,排出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碳足跡,是使用各種產品間接排放的二氧化碳,比如消費一瓶瓶裝水,表面看和二氧化碳排放無關,但這瓶水的生產和運輸過程中,其實也產生了排放。
“我接待過一個來杭州投資的客人,他問我杭州有沒有地方種樹,要擦掉他這次來杭的碳足跡。”王書記說,“再過幾年,這樣的環保人士會更多,我們要開辟更多的市民林,歡迎大家擦掉碳足跡。”
(注:現在有很多網站,提供了專門的“碳足跡計算器”,輸入生活數據,就可計算出相應碳足跡。
比如,進入山水自然保護中心(www.hinature.cn/co2/)網站,在“碳足跡計算器”中輸入使用汽油10公升,計算得出,相當于排放了22.514公斤二氧化碳。
經常算算自己的碳足跡,可以提醒我們通過力所能及的方式,減少碳排放。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