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節能是“法定”責任 更是市場所需
作為節能減排工程的試點城市,深圳從一開始就將對企事業單位的節能減排組合拳上升至法律高度。
早在2002年,深圳市先后組織了兩批政府機構及財政支持單位的節能改造項目;2005年6月,深圳對139家用電大戶提出限期節能降耗的指標,要求這些企業能耗必須下降15%以上;2007年,該市環保局出臺的“十一五”規劃目標直指建筑領域,要求到2010年,深圳所有新建建筑將嚴格執行節能50%的建筑節能標準,用電實行梯度征收,用電量超過定額部分的電費將加價,同時現有建筑實行節能改造,改造面積不少于110萬平方米,“綠色建筑”的概念由此愈加風行。
“節能是一種法定責任,是政策所向,但對企業來說,節能更是市場所需。” 素有“碳氫制冷劑空調節能解決方案專家”的海之鷗(中國)負責人Forrest先生對記者表示。
他分析說,從人類“與自然交朋友”的遠古訴求,到哥本哈根大會彰顯的全民低碳意識,節能環保,“先看環保標簽、后消費”,已經成為時下流行的消費理念。 世博會生態展館的備受關注,以及正在進行中的大運會場館建設所運用的“能效電廠”設計理念,無不顯現出“節能”二字背后所蘊藏的經濟購買力。“企業在面臨這種低碳旋風時,主動對自有產品、消費場地進行節能升級是順應市場發展的表現,最終必將帶來雙贏結局。”
大額貼息 深圳企業節能改造只賺不賠
在政策的“大棒”和市場的“利誘”下,剛剛從經濟危機中掙扎生存下來的世界企業,忙著恢復元氣,忙著擴大生產,還有多少人力物力財力用來改造舊有工程、巨資投入節能新建筑?在這一方面,深圳企業背靠政策大樹,“待遇優厚”。
為推動更低能耗,深圳市政府采取的鼓勵措施令不少企業振奮,‘墻改基金’更是對節能65%以上的示范項目、太陽能應用示范項目、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等進行補貼,還成立了建筑節能發展專項資金支持建筑節能科研、推廣應用、示范等。
以用電大戶——深圳酒店行業來說,早在07年,上報市政府的《能效電廠建設——深圳市酒店業節能改造分析報告》,即已計劃由政府出資4305萬元按30%的比例對酒店業開展節能改造進行補貼,帶動社會投資1.435億元,使酒店業實現年節電2.3億千瓦時,相當于用常規辦法建設了一個9萬千瓦的調峰電廠。經過3年的節能改造項目試點,隨著《深圳市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等相關法規的出臺,深圳酒店業目前的節能改造已經越發走向成熟。
海之鷗(中國)在酒店、賓館、工廠等企事業單位的空調節能改造方面可謂經驗豐富。今年初,該公司在對深圳某星級酒店的空調系統進行節能工程改造時,將酒店內所有分體空調及中央空調的氟利昂制冷劑全部替換成海之鷗(HyChill)碳氫制冷劑,從而有效實現了空調省電21%的節能目標。同時,該酒店還對照明系統、電梯設備、熱水器等高耗能電器進行了全面的節能配套升級,真正造就了“綠色酒店”的稱號。“整個酒店節能改造工程投資150多萬,共獲政府補貼近80萬元。”該酒店負責人向記者證實。
深圳另一家酒店的高級工程師朱工對此深有感觸,據該酒店對空調替換海之鷗碳氫制冷劑后的第一輪對比數據顯示,節能率達到18.2%,成本節約“非常可觀”。
除酒店業外,還有制造業、大型公共建筑、其它企事業單位,甚至家庭生活用電,對于節能改造的需求同樣與日俱增。
不難看出,在嘗到節能改造“甜頭”后的深圳企業,對于節能低碳領域的關注變得空前。據了解,將于深圳會展中心舉行的第二屆“節博會”將有逾3萬家企業入場,屆時,包括海之鷗(中國)在內致力于中國節能減排大業的企業將亮相其核心技術產品,在會上尋求戰略合作伙伴。業內人士分析,本次節博會為節能改造的需求方和服務方構建了“無縫對接”的一座橋,將為“綠色深圳”注入極大活力。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