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不可怕,然而,是否就可以說,太陽能企業就可以收兵卸甲、坐等旺季到來呢?非也。做企業亦如行軍打仗,有短兵相接的時候,也有稍事休整的時候,而太陽能市場的小淡季恰好就給企業提供了這樣一個整頓、休整的機會,企業運行中的薄弱環節可以借此進行加強、完善,補充槍支彈藥,企業管理者也可以趁此機會進行思考、總結,加強管理,凝聚思想,使企業在總結中有所提升,增強戰斗力和競爭力,為下一步的即將到來的市場競爭作足準備。
山東熱帝太陽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德才似乎深諳此道,“外樹品牌抓銷量,內抓質量促生產”一直是他的兩手絕活,二者相互促進,又相互牽制,并且在不同的階段有所側重。在旁人眼里危機重重的淡季市場,卻被郭德才當作練兵布陣、苦練內功的黃金期。
據悉,熱帝公司戰略規劃中的新生產線已經于上個月正式上馬運營,全自動數控生產線和高壓發泡生產線得到進一步完善,與此同時,企業加強了質量管理和技術檢測,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同步提升。而這樣的自身強化反過來也有力地促進了品牌的提升,熱帝公司的四海億家太陽能在中標太陽能家電下鄉產品之后,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康居認證、14000環境體系認證等榮譽稱號接踵而來,相應地,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的提升又拉動了市場銷量,四海億家太陽能淡季非但不淡,反而實現了銷量持續遞增。
商場風云變幻,企業的積極心態非常關鍵。在產業大環境不能改變的情況下,企業尋求自身的自我救贖是一種積極的韜光養晦,如果在行業發展低谷能夠自保并有所進取,那么,在行業大發展期必然能夠激流猛進。四海億家太陽能的自我救贖之路向我們展示了企業度過危機的別種方式,也為眾多太陽能企業的發展重新樹立了信心。
行業資深評論家、先知策劃營銷機構總經理周理民先生分析,市場經濟有它自身的運行規律,優勝劣汰則是市場競爭不變的真理。企業要想生存,發展,必須強大自身,使自己強過對手。特別是在市場蕭條時期,更需要認真分析企業的優勢和劣勢,認清目前存在的機會和威脅,把握優勢,避開劣勢,抓住機會,變威脅為機遇,尋求適合企業自身生存發展的陽光之路。四海億家太陽能逆市飛揚,成為太陽能市場一道亮麗的風景,引人矚目。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