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情況看,上海既可以借鑒深圳及國家的相關補貼標準,還應作出適應本地特色的一些舉措。”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表示,“上海相關部門在制訂措施時需要考慮上汽公司在上海汽車市場中的影響力和地位”
上海似乎正在加快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步伐。
日前,有消息稱,上海相關部門已經制訂了新能源汽車補貼實施方案,本周就將上報國家主管部門。該消息還稱,與深圳和長春的情況有所差別,上海新增了新能源汽車的售后服務保障、汽車及電池租賃業務財政補貼的相關標準。
據了解,上海是國家相關部門公布的首批5個試點城市之一。此前在7月6日,深圳市已經率先舉行了新能源汽車補貼試點啟動儀式。在儀式上,深圳市政府表示,在國家補貼基礎上,將為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車分別追加最高3萬元和6萬元的補貼,即在深圳購買新能源汽車最高可獲得12萬元的補貼。同時,最近還有消息稱,另一個試點城市長春,同樣已經將相關報告提交給了國家相關部門進行審批。
“從目前情況看,上海既可以借鑒深圳及國家的相關補貼標準,還應作出適應本地特色的一些舉措。”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汽車分析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比如,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上海相關部門在制訂措施時需要考慮上汽公司在上海汽車市場中的影響力和地位。”
據悉,上汽公司在新能源汽車上同樣下足了功夫。在5月的股東大會上,上汽表示,其“十二五”計劃新能源汽車的占有率與傳統能源汽車達到同步,為20%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上海目前同樣需要在充電站建設等措施上下功夫。就長遠來看,現在的充電站數量遠不能滿足將來的需求量。”上述分析師坦言,這是需要上海市相關部門加以重點考慮的項目。事實上,日前有消息稱,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辦公室表示,上海年內計劃建設400個充電站。
此外,中投顧問綜合分析稱:“雖然未來的地方配套補貼政策對上海的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推廣試點工作或多或少會產生推動,但按照目前透露出來的政策內容來看,由于不會涉及直接對消費者的補貼,所以該政策對激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欲望的作用有限。”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