潔凈煤技術成為新興能源產業規劃所框定的十個新興能源產業之一,但對不同的潔凈煤技術,業內人士認為應當有區別地對待,技術成熟度和環境影響是決定潔凈煤技術前景的關鍵。
根據1997年國務院批準的《中國潔凈煤技術九五計劃和2010年發展綱要》,我國的潔凈煤技術主要包括煤炭加工、煤炭高效潔凈燃燒、煤炭轉化、污染排放控制和廢棄物處理。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秘書長胡遷林介紹,潔凈煤技術主要有:以煤為原料生產直接替代能源的技術,例如煤制甲醇、二甲醚等;在生產過程中將煤炭轉換中容易帶來污染的部分,通過技術實現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的減少,如碳捕獲和封存(CCS)、整體煤氣化聯合循環發電(IGCC)等;以煤為原料進行直接液化、間接液化,以及以煤炭為原料生產天然氣等。
業內專家認為,從替代角度考慮,與目標市場能源一致是潔凈煤技術產品發展的基本前提,再考慮到技術成熟和環境保護,潔凈煤技術應先發展煤質烯烴、煤質乙二醇和煤制天然氣,而應當謹慎推進煤制油、煤制燃料甲醇和煤制二甲醚。
據介紹,煤制天然氣與礦產天然氣基本相同,可直接補充和替代礦產天然氣,同時,與其他煤基燃料技術路線相比,煤制天然氣的能量轉換效率最高,耗水量最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而且技術比煤制油成熟、易得,因而是最理想的煤基清潔能源。
此外,CCS技術雖然被發達國家看作是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法寶”,但業內專家認為,該技術成本較高,同時還將增加大量的額外能源消耗,其技術應用的安全性也還沒有經過檢驗,因而暫不適宜在中國大規模發展。
免責聲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 綠色節能環保網 無關。其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站證實, 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 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